1991(3).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台采用光学多道分析法的中医舌色仪的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系统。
1991(3).
摘要:迄今为止,生产的半导体激光器发出的光都是在不可见的红外与几乎不可见的暗红(670nm)之间。最近飞利浦研究实验室成功地研制出一种新型的半导体激光器。这种激光器发射出的光波波长与广泛应用的He-Ne气体激光器光波波长(633nm)相同。
1991(3).
摘要:本文利用OMA能够记录快速时间过程的特点对银胶—吡啶体系的光吸收特性的时间效应进行了观察,发现吸收谱上先后出现了两个强度增长速度不同的新吸收带。初步分析认为,这两个新吸收带分别对应于银胶凝聚的sp吸收带和银表面—分子间电荷转移的CT吸收带。在达到稳定状态时,sp吸收带完全淹没了CT吸收带,这与一般通过UV-visible观察到的该体系稳定态的吸收谱有明显不同。从而为在吸收谱上明确分离SERS的电磁和化学两大增强机制提供了直接实验证据。
1991(3).
摘要:我们用高分辨率光谱器件与2维OMA结合使用,在自编程序下,以不减小同时谱宽为前题,将分辨率提高到0.1以下。
1991(3):125-130.
摘要:从计算机功能的角度来分析,OMA-Ⅲ类似于一台带有光学多道摄谱仪的计算机图形处理装置。本文主要从硬件的结构原理上分析OMA-Ⅲ的图形功能及其发展前景,并希望将其开发成一台能够分析图象及象面上指定区域光谱的设备。
1991(3):135-137.
摘要:本文给出了与单光栅多色仪联用的光学多道分析仪的道数N与波长λ之间的对应关系,并用它对实验测得He-Ne灯与Bi-Ne空心阴极灯的光谱进行了定标,计算结果与标准值符合得很好。
1991(3):143-145,147.
摘要:在自编程序下,用高分辨器件与二维OMA联合使用将波长校准精度从高于1埃提高到小于0.05埃。
1991(3):146-147.
摘要:本文用增强受硅光二极管列阵探测器的OMA-Ⅲ系统对碱金属锂、钠、钾在空气—乙炔火焰中的发射光谱以及火焰发射光谱多元素同时测定进行初探。实验装置按下图配置。OMA-Ⅲ主机的工作参数见表。
1991(3):148-149.
摘要:近年来,用微波感偶氩等离子体(Ar-MIP)作为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激发源已由实验研究进入实用阶段。据报道,Ar-MIP对气体、卤素和金属元素都有很高的检测灵敏度,与其它等离子体光源比较,有气体消耗量小,微波工作功率低和对冷却条件要求低
1991(3):150-151.
摘要:本文利用OMA-Ⅲ系统测量了脉冲TEA CO_2激光诱发的SiH_4等离子体发光谱内H巴耳末系的H_α、H_β和H_γ线的线型及线宽。通过理论及实验分析,认为这些谱线的主要加宽机制为Stark加宽。由实验线型和理论线型的拟合得到等离子体的电子温度T≈40000K和电子密度N≈10~(17)cm~(-3)。
1991(3):152-152,156.
摘要:利用光学多道分析仪(OPTICAL MULTICHANNEL ANALYZER,简称OMA)测量荧光光谱十分方便。然而,它的最高时间分辨率是纳秒(10~(-3)秒)量级。当需要测量皮秒(10~(-12)秒)光谱时,特别是当测量皮秒量级的荧光寿命时,大多采用条纹相机。我们分
1991(3):155-156.
摘要:在选通工作方式下,OMA-Ⅲ可用于研究随时间快速度化的各种信号的详细细节情况,本文介绍在稀土荧光灯频闪研究上的应用。照明灯具的频闪问题一直是影响照明质量的一个问题,这在工业精加工照明上尤其
1991(3):157-160.
摘要:
1991(3):161-164,168.
摘要:本文利用光学多道分析仪(OMA)研究了若丹明分子(RhB)在银表面吸附并发生荧光淬灭的时间效应,通过理论分析,给出了利用这一结果进行吸附动力学过程研究和表面吸附活化能研究的可能性。同时发现伴随RhB的571.5nm荧光峰快速淬灭的同时,在571.5nm附近又出现了一个迅速增长的新峰,在整个观察时间内,这两个峰的变化过程截然相反,我们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讨论。
1991(3):165-168.
摘要:本文介绍了OMA系统在高温气固两相流中的应用,并描述了一个通过GPIB接口,用高级语言编制的驱动及数据处理软件,该软件的开发不仅给熟悉高级语言的用户提供了方便,也便于OMA更好地用于各种场合。
1991(3):169-169,172.
摘要:用微波感偶等离子体(MIP)作为原子发射光谱的激发源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已被大量实验所证实。由于氦具有高的电离电位和高能量、长寿命的亚稳态能级,因而用微波感偶氦等离子体(He-MIP)进行原子发射光谱分析实验有效率高,背景辐射光谱简单,在
1991(3):173-175.
摘要:本文介绍了卟啉分子L-B膜在激光场作用下产生的非线性光学二次谐波效应以及利用这一效应探测卟啉分子取向特征的结果。这一实验结果为光学二次谐渡作为表面探测新手段提供了又一依据。
1991(3):176-179.
摘要:采用WP4-光学多道分析仪对准分子激光轰击Y_1Ba_2Cu_3O_x超导靶产生的等离子体辐射进行了空间分辨测量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靶面的邻近区(d<0.35mm),等离子体的辐射为较强的连续谱,同时叠加有Y、Ba原子和Y~+、Ba~+离子基态电子跃迁的自吸收线。Y、Ba、Cu原子和相应的一价离子以及金属氧化物分子激发态的发射谱线仅在距靶面为0.4mm以外的区域出现。光谱的测量结果支持靶面发生爆炸,出射分子簇团和固体微粘的激光烧蚀沉积动力学机制解释。
1991(3):180-183.
摘要:
1991(3):184-186,175.
摘要:用OMA-Ⅲ考察了腔长25cm的He-Ne激光器侧光辐射光谱强度空间分布,经过Abel反演后,获得了此He-Ne激光器在632.8nm激光振荡时,放电等离子体光谱辐射强度和Ne能级3S_1-2Pλj=2……8,10)间粒子数反转的空间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