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3).
摘要:本文系统地介绍了Er:Yb玻璃的研究发展状况及其应用前景。同时测量了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
1998(3).
摘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召开光学超晶格研讨会光学超晶格材料引入晶格场参与非线性光学过程,产生了许多全新的概念和非常丰富的内涵,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已成为物理学、光学和材料科学共同关注的问题,可望如同当今半导体超晶格中电子“能带工程”所取...
1998(3):173-176.
摘要:用波长为248nm的KrF准分子激光和零级抑制的石英相位模版在B-Ge共掺单模石英光纤上研制成功反射率达100%的均匀光纤布拉格光栅(FBG),并对FBG的温度稳定性进行了研究。本文给出FBG制作实验装置、实验结果以及关于FBG温度稳定性的实验研究结果。
1998(3):177-180.
摘要:本文运用矩阵方法分析了相移光纤光栅的反射谱特点,得到了影响爱透窗口的线宽、位置和通透率的主要因素,并对如何利用相移光纤光栅的这些特性进行多方面的应用给予了设计与展望。这些结果将对相移光纤光栅的实际制作及应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998(3):181-183.
摘要:回波损耗是光隔离器的重要性能参数之一,本文在对各种提高器件回波损耗的方法分析基础上,重点对采用斜角耦合效应来提高器件的回波损耗的方法进行理论分析。分析指出,用光纤端面斜角耦合,获得较好效果,光纤端面斜角在6° ̄9°时,可获得60dB以上的回波损耗,而传输损耗在0.05dB以下,理论与实验结果吻合。
1998(3):184-186.
摘要:本文采用杨-顾相位恢复算法数值模拟设计了用于氦氖激光基模光束转化成厚环形输出的二元光学元件,计算了衍射效率,并进行了刻蚀深度误差模拟。结果表明二元光学元件在16阶量化后仍能基本达到设计要求。
1998(3):187-188.
摘要:本文提出一种用于反向工程的非接触面形传感器,该传感器具有测量范围大、对面形斜率变化急缓不敏感、原理上线性的特点,且结构简单。
1998(3):189-191,194.
摘要:报道了以980nm钛宝石激光端面泵浦室温连续1.535μmEr:Yb磷酸盐玻璃薄片激光器。实验上研究了950-988nm泵浦波长范围内激光输出特性,结果表明,975nm为最佳泵浦波长。在975nm泵浦下,实现了5mW低阈值起振和21%的光-光转换效率;最大单频线偏振输出功率达22mW。同时,观察并分析了高泵浦条件下输出激光的偏振与纵横性质,以及由泵浦吸收饱和而引起的输出功率饱和效应。
1998(3):192-194.
摘要:本文讨论了大功率CO2激光器腔镜基片、膜料和膜系的选择,给出了常用膜料可构成的λ/4膜系反射率,指出了一种在输出镜上获得任意中间反射率的方法,介绍了膜层制作工艺。应用结果表明,以Ag代Au的高反射膜系不仅有着优异的反射率,而且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牢固度;高反射的硅基尾镜和透射率匹配良好的输出镜能明显提高激光器的功率和效率。
1998(3):195-198.
摘要:本文介绍使用像全息术进行多幅CT图片的光学合成及三维立体显示方法,并对多次曝光Fresnel全息记录时各参数对分辨率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1998(3):199-201.
摘要:本文讨论了在使用彩虹全息法进行逆层析立体显示过程中,不同光谱成分的再现光对再现像对比度的影响,给出了对再现象光谱范围的限制原则和相应实验参数的计算结果。文中还介绍了对各层白光再现象位置偏离的修正办法。
1998(3):202-203,209.
摘要:本文利用旋转光楔多重全息术和大景深全息照相技术,采用同步旋转光楔和物体的方法,研制出用普通的He-Ne激光器拍摄大景深物体的周视全息图技术。其特点是把大景深物体的周视全息图拍摄在同一干板上,并可同时再现。该技术简单易行,便于推广使用。文中给出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
1998(3):204-206.
摘要:外界扰动常造成干涉条纹的随机漂移,在拍摄体积反射全息时,如果记录时间较长,那么干涉条纹随机漂移的影响将会变得十分严重,使全息图片质量下降。我们提出用光学双稳装置来作条纹稳定器。建立一个与物光和参考光相近的迈克尔逊干涉光路作调制函数,用压电陶瓷作电光反馈函数。实验结果表明干涉条纹的漂移得到很好的控制,所拍摄全息图片的信噪比得到较大的提高,降低了对拍摄环境的要求,拍摄的成功率也大大提高。
1998(3):207-209.
摘要:软X射线激光全息术采用短波长X射线激光光源,从而可获得空间分辨率很高的三维全息图,但目前它还存在许多问题。用计算机来模拟仿真提供了一种有力手段。本文采用方块、英文字母、汉字等作样品,对无透镜傅利叶变换软X射线激光全息术作了模拟仿真,其结果和可见光全息实验及理论都相符合。
1998(3):210-213.
摘要:以光折变晶体为存储介质,对移位复用存储方案中的散射噪声作了简单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减小辐照在晶体上的光斑尺寸不仅能提高衍射效率和信噪比,而且可以提高存储密度和数据率。因此提出在移位存储中宜采用会聚球面波作为参考波。
1998(3):214-216.
摘要:本文报道1.0%Cr,6.0%Tm,0.4%Ho:YAG晶体的吸收谱,荧光谱和该晶体的激光输出特性,用气压2×10^5Pa的氙灯泵浦,频率1Hz,冷却水温18 ̄22℃,激光阈值为73 ̄84J,斜率效率为η=2 ̄4%,单脉冲能量为1.4 ̄0.8J。
1998(3):217-220.
摘要:应用Judd-Ofelt理论,计算了YAG晶体中Nd^3+,Tm^3+离子对激活离子Er^3+的荧光强度和荧光寿命的影响。与文献中的实验值比较,结果是满意的。表明适用于单掺稀土离子的J-O理论可用来预测双掺稀土离子晶体的光谱特性。
1998(3):221-223.
摘要:用CW-Nd:YAG1064nm激光作为激发光源获得了葡萄糖氧化酶(GO)在银胶中的高质量的近红外傅里叶变换表面增强拉曼散射谱(NIR-SERS)。与以往可见区的葡萄糖氧化酶的SERS(只反映GO中自由黄素的结构)的某些峰位和强度有明显不同,获得了GO分子更丰富的结构信息。另外,银胶中用于进一步提高SERS灵敏度的各类添加剂(HCl,KCl,NaOH等)均不能使GO的SERS进一步增强。
1998(3):224-226.
摘要:通过制备适合于增强近红外区激发SERS的银纳米基底,采用Nd:YAG的1064nm作为激发光源,对二十种蛋白质氨基酸分子的结构进行了全面系统的NIR-SERS研究。同时据此对氨基酸分子系列进行分类研究,讨论了进一步提高其NIR-SERS灵敏度的方法。结果表明,由于各类氨基酸分子的结构不同,获得其NIR-SERS光谱的方法也不同。
1998(3):227-231.
摘要:本文在Kirchhoff近似的基础上,通过Monte Carlo数值模拟,分析了大统计斜率随机表面的单次和二次散射。数值结果证明了导体和介质表面均存在起因于多次散射的后向增强散射,入射光的偏振状态对介质表面散射特征有明显的影响。数值结果与实验报导有很好吻合。
1998(3):232-234.
摘要:本文提出两种快速获得宽准直激光束并确定其准直度的简便方法,即基于薄膜干涉原理的平行平晶法和基于Talbot自成象原理的莫尔条纹法。给出了两种情况下表征准直度的光束发散角或会聚角的测量公式,并讨论了其测量灵敏度。
1998(3):235-237.
摘要:利用光学方法测量气体状态参数的关键在于确定气体折射率场的变化。光线通过稳定的非均匀折射率场时发生偏折,并且在强折射对称场中会产生交叉,使得条纹位移量的判读困难。本文首先分析了光线在轴对称折射率场中的偏折效应,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种利用成像透镜对强折射轴对称场中折射率的干涉再现方法。该方法与其它方法相比较能够精确地确定折射率n(r)的值。
1998(3):238-240.
摘要:提出了在线实时检测不透明圆柱体(如电缆等)几何尺寸的新方法。用He-Ne激光器作为光源,CCD作为光电接收装置,用双路分光法,对被测物的几何尺寸进行检测,并对平行光的宽度如何能覆盖全部CCD光敏元等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提出了分裂式结构和双路分光的光学系统,给出了计算公式。此方法测外经、厚度、宽度等几何量具有自扫描、高分辨率、高精度、非接触和稳定性好等优点。
1998(3):241-243.
摘要:提出了检测金属平板或边缘塌角的新方法。用He-Ne激光器作为光源,CCD作为光电接收装置,对塌角信号进行检测。对慢反射光的宽度、最大偏移作了详细的计算和讨论,并讨论了CCD的位置约束关系。此装置体积小,使用灵活、方便。实验表明,它能很好地完成检测、自动分选金属平板或链板的功能,并具有选出率高的特点。还讨论了装置的安装技术要求以及为提高选出率、降低误选率所采取的数据处理措施。
1998(3):244-247,267.
摘要:PDABS-1[5-(2-硫甲基-4-甲基)-嘧啶基-戊二炔-1-醇-4-N,N二甲氨基偶氮苯-4'-磺酸酯]THF溶液的三阶光学非线性极化率χ^(3)的Z-扫描测试显示在单光子吸收区附近该材料的非线性由饱和吸收所支配。在波长为532nm,脉宽为100ps的激光作用下,其非线性极化率实部Reχ^(3)为-4.200×10^-9esu,对应的非线性折射率值n2为-1.299×10^-11esu〈0,
1998(3):247-250.
摘要:研制了一种光纤燃烧传感系统,它能够测量发动机燃烧火焰发射光谱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试验中测量了CH(431nm)、C2(516nm)及H2O^*(588nm)三种特征谱线在不同工况下的光强变化曲线。试验结果表明,光强变化曲线能够反映燃烧过程进行的好坏及燃烧的时间特性,可以用来进行燃烧诊断和分析。所研制的光纤燃烧传感器可作为现代发动机管理系统的反馈控制传感器。
1998(3):251-255.
摘要:本文提出一种从编码黑白胶片恢复真彩图象的数字局域解码技术和方法,首次实现了用计算机设备作编码片的解码。从离散数字抽样角度解释了黑白胶片光栅编码彩色图象记录技术,分析了光栅编码方法,根据局域变换思想建立起局域傅立叶变换带通滤波算子,实现从黑白编码胶片还原由R、G、B构成的原彩色彩。该方法不需要傅里叶逆变换,只需一次傅里叶变换就可完成彩色恢复的任务。
1998(3):256-259.
摘要:本文提出一种新的神经网络模型,它是由RBF函数构成的一种两层网络模型。利用此模型不仅可以进行一般的多类模式的分类识别,还可以进行多目标的旋转不变分类识别,本文对轰炸机(PB)、战斗机(PF)和客机(PL)三种飞机的旋转不变分类进行了计算机模拟,模拟表明这种模型对于多目标的旋转不变分类识别是非常有效的,本文还提出一种实现此模型的光电混合系统。
1998(3):260-263.
摘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半导体纳米材料光学性能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着重介绍了半导体纳米材料的光吸收、光致发光和三阶非线性光学特性。
1998(3):264-267.
摘要:本文系统地介绍了Er:Yb玻璃的研究发展状况及其应用前景。同时测量了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
1998(3):269-270.
摘要:《激光与组织相互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是Markolf H.Niemz博士新近完成的一本专著。本书系统地描述了激光与生物组织的相互作用的基础和在相关领域的应用。详细地论述了组织的光和热特性,组织消融的各种类型,光破坏效应的基本概念。特别是该领域通常使用的数学工具如Monte Carlo模拟,Kubelka-Munk理论和光动力学疗法,激光感应组织间隙疗法等。在本书的应用的部分,根据最新的参考文献,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