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5).
摘要:用一维动力学模型对千瓦级横流自持放电CO激光器工作特性进行了计算。得到了CO和N2分子的振动态粒子布居。利用常数增益光强平均法计算了三程N形折叠腔的输出功率的温度特性及谱线分布情况,得到了振转跃迁激光输出的振动带及转动支线的详细情况。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1998(5):357-359.
摘要:用一维动力学模型对千瓦级模流自持放电CO激光器工作特性进行了计算,得到了C烽N2分子的振动态布居,利用常数增益光强平均法计算了三程N形折叠腔的输出功率的温度特性及谱线分布情况,得到了振转过激光输出的振动带及转动支线的详细情况,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1998(5):360-363,371.
摘要:本文着重探讨了在考虑组器件的不同层材料之间的折射率差时对器件的性能进行分析和方法,并与KatsumiKishino,M.SelimUnlue提出的分析方法进行了比较。指出当折射率相差较小时,两种分析方法所得现的最佳峰值量子效率折射率的变化特性极为近似,但在响应光谱结构上存在着差别,而当折射率相差较大时,采用两种分析方法所得结果之间的差别很大。本文的分析更接近于实际情况。
1998(5):364-367.
摘要:利用50:50耦合器以2×2级联的形式研制成功2×2.5Gb/s、4×2.5Gb/s和8×2.5Gb/s光时分复用信号产生系统。用增益开关量子阱DFB激光器产生的宽度为19ps、周期为400ps的光脉冲作为源信号脉冲所进行的实验表明,在精确控制光程差的基础上用级联形式制作的时分复用信号产生系统产生的信号完全可以满足基础应用研究要求。
1998(5):368-371.
摘要:本文采用单傅里叶透镜联合变换相关器JTC(1f-JTC),用数字图象处理方法对联合功率谱进行实时调制,得到了高性能的联合变换相关结果。给出了我学实验结果和计算机模拟结果并进行了讨论。
1998(5):372-374.
摘要:在转换矩阵法分析光纤Bragg光栅应力和温度同时测量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转换矩阵元误差和Bragg波长测量误差对应力和温度测量精度的影响,给出了应力在0-2000μ∈,温度在0-150℃的测量范围内,测量误差分别不超过10μ∈和1℃的计算结果。
1998(5):375-376,387.
摘要:本文简述了在快速光谱测量中所采用的脉冲照明光源的驱动模块,提出了一种应用情怀温控制技术实现脉冲光源全气候稳压的新方法 。
1998(5):377-380.
摘要:为估计10^12W高功率激光器的光束质量,本文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已重构的波前曲面进行球面拟合,得到相对应的无波像差参考波前。利用无波像差参考波前的曲率半径计算出高功率激光光束的衍射角,由有畸变波前与无波像差参考波前的波像差估算出激光束的Strerhl比,从而给出了评价高功率激光系统光束质量的定量结果。
1998(5):381-384.
摘要:本文研究了532nm泵浦的Ti:sapphire激光器在时域范围内的自发辐射光子密度对输出牧场考的影响,理论上给出了最大极限能量转换效率小于60.6%,实验上成功地实现了在重复率30HZ下可调谐范围为700-890nm的脉冲激光运转,在770nm处能量转换效率为28.1%
1998(5):385-387.
摘要:阐述了双波长医用KTP/YAG激光器控制系统的最新研制方案,新一代双波长医用KTP/YAG激光手术器,不但能够输出红外激光(1.064μm),同时还能够输出可见激光(0.532μm)。本系统成本低,价格廉、体积小、重量轻、功能强。在临床应用中,医师根据病灶不同,能够相应选择激光动能进行手术,新的控制系统改变了传统的一机只能输出一种激光光波长的模式。
1998(5):388-391.
摘要:介绍了一种分布式光纤压力位置传感器,以高双折射保偏光纤两人正交基模之间的模式耦合为基础,开发了一种测试压力位置的新方法。
1998(5):392-395.
摘要:本文利用统一的简化二维时域有限差分法分析了几种没的各向异性波导,通过所得的数值结果与其它解析技术和数值技术获得的数值结果作比较,证实了我们所用的方法的精度和有效性。
1998(5):396-398.
摘要:本文运用图象积分抽样理论,并利用刀口响应方法来对CCD像质进行了完整评价,用真频传递能力、混淆效应、信息密度等示性参数准确表征了CCD的成像特性,给出了线阵CCD的测试结果。
1998(5):399-400.
摘要:本文分析了两只λ/4相位延迟片对正入射线偏振光的复合效应,结果表明:当入射线偏振光光矢量与第一只λ/4相位延迟片的快(慢)轴方向成π/4角时,出射线偏振光光敌意一相对入射光光矢量转过的角度只与第二只λ/4相位延迟片的快轴与入射光光矢量方向的夹角有关,且是一一对应关系。
1998(5):401-403.
摘要:本文设计并研制了定向机信息处理及控制系统。该系统使用使用MSC-51单片机作为主处理器件并实现了飞机方位的检测、计算、显示以及系统的校准,自检等功能。
1998(5):404-405.
摘要:介绍了一种干涉测量系统中零位点的确定及信号处理的方法,它采用编码光栅,利用光电转换技术,获得高精度的定位信号,同时对光栅编码进行了计算机仿真。
1998(5):406-408.
摘要:本文通过对正弦结构光场的获取和傅立叶变换,检测由数字图象获取装置引入的相位漂移及其地相位分离了相位江西省多的性质和统计规律,讨论了这种漂移对相位测量轮廓术的影响。
1998(5):409-411.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用于光电耦合器件筛选方法的不足,提出了用测量耦合器件噪声功率谱的方法来筛选掉噪声值大的器件,给出一批光电耦合器件的测量统计结果及在不同工作点时的噪声功率谱,并给出相应的筛选标准,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1998(5):412-414.
摘要:利用SABER^TM软件对聚合物激光应永久电导进行了计算机模拟。首次分析了聚 物的激光感应金属-绝缘体相变阈值附近的介电系数的增大。根据模拟初步估算,介是系数约有6倍增加,此外,对相变条件进行了阐述。
1998(5):415-418.
摘要:在模式识别和机器视觉等系统的实际应用中,首先要完成图象预处理的任务,即需要从实时采集的图象中把感兴趣的物体检测出来,以便于后续的识别处理。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二值图象形态学腐蚀运算的快速目标测定位法,通过修改腐蚀的运算的算法,构造两个新的形态结构元素可快速有效地对目标进行检测定位,文中给出了基本算法和实验结果。
1998(5):419-421.
摘要:本文利用联想存储模型与WTA模型相结合的级联模型,通过在联想存储模型中采用分布阈值,实现了对多目标旋转不变分类的识别。为了充分利用系统的时间、空间带宽积、彩全单极形式,并且用适应截值算法对互连权重进行了二值化处理,以克服光学实现多灰阶的困难,以四类飞行器为研究对象,对级联网络模型的旋转不变分类识别进行了计算机模拟。
1998(5):422-425.
摘要:用MonteCarlo方法模拟光在介质中的传输时,常常会面临散射相位函数的选取问题。本文对几种散射相位函数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不难发现,Cornette等提出的近似公式是一个较佳的散射相位函数,但由这个公式不能直接得到散射角的表达式,我们在MonteCarlo模拟中,了提出了三种散射相位函数的近似方法,尽管三咱方法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比较而言,在保证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的条件下,方法三是散射相位函数
1998(5):426-430.
摘要:本文研究极性晶体中电子与表面光学(SO)声子耦合器,与体纵光学(LO)声子耦合弱的表面磁极化子的性质,采用线性组合算符和微扰法导出了极性晶体中表面磁极化子的有效哈密顿量。讨论了电子在反冲效应中发射和吸收不同波矢的声子之间相互作用对表面磁极化子有效质量的影响。
1998(5):431-433.
摘要:基于激光相干合成分子的局域模振动态,提出利用激光对分子振动态的控制实现Toffoli量子让的功能。
1998(5):434-435,438.
摘要:我们研制的1.32μmNd^3+:YAG激光器,以棒串联结构,在泵浦电流22A时,获得了62W多模连续波输出,据我们了解,这是国内文献报道的最大值。
1998(5):436-438.
摘要:本文给出了厚透镜实现分数阶付里变换的光学结构;定量分析了阊最透镜和双厚秀镜结构中分数付里叶变换和透镜参数之间的关系。计算表明用厚透镜可以实现分类阶付时变换。
1998(5):439-441.
摘要:本文阐述了1.5Xμm激光测距的技术设计要点,介绍了几种主要1.5Xμm人眼安全激光测距特点及其发展现状,并指明其未来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