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3).
摘要:本文在理论和实验上研究了光栅选支电光调 Q射频波导 CO2 激光器。调 Q激光脉冲重复频率 1Hz~ 10 k Hz可调 ,在 10 k Hz重复频率时 ,获得激光脉冲峰值功率为 15 0 W,脉冲宽度为 180 ns
2000(3):221-223.
摘要:本文建立了半导体微腔的缀饰激子模型,在VCSEL器件量子阱中的激子首先通过内电磁场与腔耦合,形成缀饰态。而后作为多粒子过程,缀饰激子与腔内真空场耦合产生辐射。通过QED方法,我们得到偶极子辐射密度方程和系统能量衰 变方程。从方程解的讨论中,我们得到超辐射和偶极子微腔方向 效应的结果,同时预言民当内场耦合足够强时,缀 激子可以直接辐射到一个很的激光模中。
2000(3):224-226.
摘要:主动锁模光纤激光器的研制难点在于解决它的不稳定问题,本文采用两种新的方法获得了主动锁模光纤器的自稳定运转。经稳定性测试稳定工作时间超过8h。
2000(3):227-228,234.
摘要:研究成微型全固态绿激光器。用独特的整体探温技术,并把全部元件全部元件固化为一个整体,从而提高敢器件效率、激光输出功率和光束指向稳定性,全部采用国产元件以降低器件成本。用1W国产半导体激光器得到195mW和0.53μm绿激光稳定输出。该器件体积小,效率高,利用方便。
2000(3):229-231.
摘要:本文叙述基于0.18μmCMOS工艺的10GHz时钟恢复电路的核心电路采用了辅以PLL的注入同步窄带环形压控振荡器(ISNR-VCO,injection-synchronized narrowband ring-VCO)。模拟结果表明,该电路能够工作在10GHz频率上,注人信号峰值0.42V时,同步范围可以达到360MHz。
2000(3):232-234.
摘要:本文对LD数字光纤发射模块的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从理论上对传统的自动控制法,简化的平均功率控制加温度补偿和数据0补偿法以及本文提出的直耦峰值检波控制法进行了分析并实验证明了其稳定性。
2000(3):235-237.
摘要:本文利用集成阵列波导光栅(AWG)构成可调谐滤波器,从而实现了信道选择的数字化:不同波长的信号注入到AWG的一个输入端,AWG不同的输出端口输出不同波长的信号,把这些输出信号通过光开关再次接到AWG相应的输出端口,使得它们都能够从AWG另外一个输入端口输出。信道的选择由光开关实现。文中给出了该方法的原理、实验结构。实验结果主宰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文中还讨论了降低结构复杂性的方法。
2000(3):238-240.
摘要:本文分析了波分复用(WDM)全光通信环网中串扰起因,指出WDM环网中的串扰分析可以简化单一串扰源的情况。从接收机检测光电流的概率分布函数出发,给出了一单串扰源的精确误码率表达式,串扰功率代价的分析结果与论证实验的测量非常吻合。
2000(3):241-243.
摘要:本文介绍了利用InGaAs金属-半导体-金属(MSM)长波长光探测器与InA1As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单片集成来实现长波长光接收机的材料和电路设计、工艺途径等研究工作,基本解决了两种器件集成的工艺兼容性的问题,实现了1.3Gb/s传输速率的单片集成长波长光接收机样品。
2000(3):244-247.
摘要:介绍了新型CMOS-SEED灵巧像素结构原理及相关的MCM倒装焊混合集成技术,采用厚光致抗蚀剂作掩模,通过磁控溅射和真空蒸发相结合研究民与CMOS-EED有关的In凸点阵列成型,倒装焊、芯片间隙注和及子芯片衬底减薄或去除等关键工艺。
2000(3):248-251.
摘要:光插分复用器(optical add/drop multiplexer,OADM)是波分复用系统的关键器件之一,光纤光栅器件是OADM一种较为理想的选择。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OADM,它由两个环形器,一个光隔离器和两个光纤光栅器件构成。针对基本结构的OADM和该新型OADM,本文分别进行了一系列相应的性能实验。通过比较两种结构光插分复用器的Add信号对Drop信号的相干干扰、以及Drop信号对Ad
2000(3):252-254.
摘要:本论文基于SDFs滤波器设计方法,采用神经网络中的Monte Carlo优化学习算法,对二值化纯相位滤波器进行了优化设计。优化后的匹配空间滤波知值和八噪均有较大提高,同时输出结果有了很大程度改善。
2000(3):255-257.
摘要:用浅P^+离子注入InGaAs/InGaAsP应变多量子阱(MQW)激光器H2/N2混合气氛下的快速退火,体内MQW层发生组份混合(intermixing),导致器件的带隙波长蓝移(blue shift),结构的光荧光(PL)峰值波长向短波方向移动了76nm。作者认为,有源区中的应力对量子阱混合起到了十分关键性的作用。
2000(3):258-261.
摘要:本文采用半导体泵浦固体激光器(DPL)取代Ar^+激光器作为晶体体全息存储系统的光源,针对其输出特性造成的串扰增强问题从实验和理论上加以分析,从而确定了DPL的选择和改性的要求,最后给出了用DPL为光源的多幅全息存储的实验结果。
2000(3):262-265.
摘要:本文研究了Ag^+的浓度对Gd3Ga5O12薄膜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的影响。当Ag^+沈度达到0.2at^,薄膜的光发生很强的淬灭,但是电致发光的淬灭肖度却达1atT%,通过对不同浓度的薄膜样品的吸收光谱的测量,发现随着Ag^+的浓度的升高,吸收边生红移。由于Gd3Ga5O12:Ag薄膜电致发光有一部分是属于逞间激发,所以电致发光的淬灭浓度要比光致发光高。Gd3Ga5O12:Ag薄膜的退火有助于提高
2000(3):266-269.
摘要:超短光脉冲的产生是光纤CDMA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采用半导体激光器多模速率方程模型,分析了增益开关半导体激光器的输出特性,对激光器的本征参数、工作条件与超光脉冲输出特性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也研究了获得取最佳输出特性的条件,可通过控制偏置电汉来调节光脉宽,且在最佳偏置电汉下对市制电流脉宽有一定的宽容度。
2000(3):269.
摘要:近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编委会通知: 依据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经过研究人员对相关文献的检索、计算和分析,并请学科专家鉴定,<光电子.激光>再次被确定为"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类"的核心期刊,并被编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0年版.
2000(3):270-273.
摘要:为了解决掩模板+紫外写入法制造光纤光栅时紫外光源的选取问题,本文详细讨论了衍射场的反衬度与紫外光源时间和空间相干性的关系。针对掩模板紧贴光纤和掩模板后放置一对平面镜再放光纤这两种情况进行了讨论,前一方法对光源的时、空间相干性要求低,相比之下,后一方法要求高两个数量级。
2000(3):274-276.
摘要:在高斯场分布挖的前提下,根据矩阵光学理论和高斯光束转换的ABCD定律,从模式匹配的角度描述了半导体激光器(LD)与单模光纤(SMF)之间的光耦合理论,提出了实现LD椭圆高斯光束与SMF圆高斯光束间模式匹配的设计方法。这不仅对提高LD-SMF的耦合效率有理论指导意义,而且也为其它场合下解决高斯光束的准直扩速及实现椭圆-圆高斯光转换等问题提供了有效依据。
2000(3):277-278.
摘要:本文讨论了高斯球面波的传播和变换特性,证明该光束具有非双曲线传播规律,指出以往有关该光速存在最大散角的结论是对光斑尺寸的定义不合理引起的。
2000(3):279-281,297.
摘要:基于标量衍射理论,首先5得出线宽增加情况下4阶二元光学元件衍射效率的解析式;并以4阶、8阶二元光学元件为例,进行计算机模拟并系统分析红宽增加和线宽减小两种情况下,线宽误差对二元光学元件衍射效率的影响。指出线宽误差对二元光学元件衍射效率影响较大。模拟计算结果对二元光学元件的制作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
2000(3):282-284.
摘要:本文在理论和实验上研究了光栅选支电光调Q射频波导CO2激光器。调Q激光脉冲重复频率1Hz~10KHz可调,在10KHz重复频率时,获得激光冲峰值功率为150W,脉冲宽度为180ns。
2000(3):285-288.
摘要:本文报道一种激光双波长实时显微全息干涉系统。该系统的光路设计很好地解决了激光双实时测量中的问题,利用该系统测量了甲醇-CO2等三元物系气液界面处液相侧的浓度场,得到了清晰的两个实时全息干涉条纹图,清楚地观察到了气液两相界面存在的湍动现象,从而验证了该系统的可靠性。
2000(3):289-294.
摘要:本文报导一种创新的“环状传递延时式”单芯片时间数码转换器,由于线性度优异,测量“预时段”极短,故适用于高重复率光学飞时测距应用,例如扫瞄式三维测量激光雷达。使用一种简单的电路让循环脉冲第一周均回复其脉宽,使可转换的时间长度不会如以往装置因脉冲之前沿与后沿前进速度不同而受到限制。使用讥售可编程逻辑片所制造之原型样机。实验测得「之微分误差小于115psec,非线笥度小于0.31%,而最长可测时间只受限
2000(3):295-297.
摘要:用激光雷达在太空中对地球洁净大气探测,是激光雷达技术的最新发展体文讨论了其基本原理,和其中激光系统、超外差、扫描和望远系统的设计。
2000(3):298-302.
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不论体折射的新方法。利用掺铈铌酸锶钡(SBN:Ce)在低功率He-Ne激光下良好的全息记录性能实现全息干涉,在物光光路中插入一个装满待测液体的矩形槽,,使再现物光波和直透物光波之间产生一个纵向平移,两列物光波在接收平面迭加干涉形成同心圆环形干涉条纹。通过测量圆环干涉条纹之间的间距求得待测流体的拆射率。采用光折8变晶体作为全息干涉的记录介质,不再埯要任何化学或物理处理过程,避免了传统全
2000(3):303-305.
摘要: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介绍了一种较新的无损检测方法,即利用Compton散射进行工件内部的缺陷检测,指出了利用Compton散射进行缺陷检测的意义,分析了其检测原理和数学模型,采用真空电离室对其进行也初步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进上步的研究重点和应用前景,实际表明,Compton散射法检测具有结构灵活、灵敏度高等优点,在一些特殊卖命具有独到的优势,积极开展这方面的应用研究具有明显的研究意
2000(3):306-308.
摘要:传统的微粒测量方法由于硬件技术限制通道数一役设置为4~16个,且采用模拟电路分通道,故而精度较低,速度慢,同时其判读方法对散射谱的扰动、噪声、奇变不能识别,所以产生了一定的测量误差,对此,本文提出了以A/D转换值为地址和A/D转换总数为通道数。最大可扩充到无限多个通道,按不同地址,对应不同的散射响应峰值V,以门值作为记录开关,记录该通道的粒子数。这种方法解决了传统判读错误的问题,同时大大扩展了通道
2000(3):309-312.
摘要:本文用2kW横流CO2激光器在45#钢表面上激光涂敷蒙乃尔合金与稀土陶瓷混合粉末,利用HX-1000型显微硬度计及金相显微镜来分析观察涂层表面硬度分布情况及涂层与基体之间的金相显微组织形貌。结果表明,由于稀土陶 粉末的加入,涂层表面的化学成份、显微组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涂层与基体之间的冶金结合强度大幅度提高,对实际应用具有重大意义。
2000(3):313-315.
摘要:本文研究了铝板在激光辐射特性,采用三维热传导方程,将特体的热物性参数考虑成温度的函数,并考虑到物体向周转空间有热辐射和对流换热的起初边界条件,分析了3.8μm和10.6μm波段的辐射特性及,辐射质心稳定情况。认为开环控制传感器选择短波有利于精度,选择长波有利于均值测量。
2000(3):316-319.
摘要:采用Scully-Lamb量子理论,计算了受驱动多光子的MandelQ因子和输出噪声谱。对于腔内噪声多光子激光与单光子一样,MandelQ因子均可达到-1/2,对应50%的压缩,但是对于腔外噪声。k光子激光的输出噪声谱只能达到k(k+1),随k的增加而增加。这标志着单光子、双光子、三光子和四光子激光的输出压缩程度依次为50%、33%、25%和20%。
2000(3):320-323.
摘要:构造了有限维空间非谐振子广义偶奇相干态,并运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其非经典特性。结果表明,相对于无限维情景,随空间维数减小,广义偶奇相干态的压缩反常现象均削弱,广义偶相干态的反聚束反常现象增强;而方义奇相出现反聚束反常现象的区间缩小但反聚束程度加强。
2000(3):324-328.
摘要:本文综述了激光表面改性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最新进展,分析了多种工艺条件下的技术特点及其应用,并对未来的发展作了展望。
2000(3):330.
摘要:项目批准号 :6 95 770 14成果简介 三维照相术能够保存物体三维空间信息 (包括三维形貌、灰度、颜色信息 ) ,并在重建过程中可以完整的恢复物光波的三维特征 ,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本项目从广义信息传递和变换的观点研究全息照象和三维传感的共性和差异性 ,提出等效光波概念的三维 (数字 )照象术。从科学理论的统一性和普遍性的观点 ,我们将把物体三维形貌虚拟成物光波面、把结构照明光场虚拟成参考光波面 ,三维面形对结构光场的空间调制所产生的变形条纹虚拟成物光波与参考光波的干涉。虽然这是二个完全不同的物理过程、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