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5).
摘要:《光电子 .激光》杂志 1 998年基金资助论文比例及其在全国 2 648种科技期刊中的位置 科学基金是世界各国一种相当重要的科学研究资助方式 ,也是为了保障某些研究领域快速发展 ,集中资源多出优质成果的一个重要手段。由其资助的研究成果 ,在一定程度上更能体现科研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因此 ,在各种期刊上发表的由各类科学基金资助的论文数量 ,特别是与发表的论文总数的比值 ,成为衡量各刊学术质量和学术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 现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 1999年 12月公布的对全国的 2 648种科技期刊的统计数据 ,《光电子 .激光》在 1998年…
2000(5):457-460.
摘要:本文利用1ump模型对单段SOA(半导体光放大器)和SOA环形激光器四波混频的变换效率和噪声指数作了理论分析,推导出外加增益减小噪声指数的限制条件,表明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SOA光纤环中引入外加增益可以提高变换性能。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一致。经过优化后的自泵浦波长变换器变换距离增加了7nm。
2000(5):461-464.
摘要:在分析各元件温度对绿光激光器性能影响的基础上,研制出高性能的微型全固化绿光激光器用1W的LD泵浦得到了稳定运转的195mW连续绿激光。
2000(5):465-468.
摘要:本文以激光雷达为应用目标,提出单片机反馈控制方案,智能化地调整雪崩光电二极管(APD)的工作状态,主要是在实时监测噪声和环境温度的条件下,自动设置APD的反向工作电压以得到最大信噪比,自动调整滤出噪声的最低门限电压以利于有效信号的探测,从而保证系统安全可靠地工作,并达到最佳性能。
2000(5):469-472.
摘要:对温升引起的激光窗口热应力分布和位相变化进行了分析,以CaF2激光输出窗口为例,分别计算了表面强迫对流冷却下光强线型分布、高斯分布和均匀分布时窗口温升、相应的热应力分布和附加相移分布,讨论了光强分布对热效应的影响。
2000(5):473-475.
摘要:本文针对激光加工大功率激光光束光斑质量诊断的要求,对热电探测器的响应时间、增益和信噪进行了分析,设计了一种新的光电转换电路,实现了对大功率激光功率分布的检测。此光电转换电路适于采用热释电探测器需快速响应。
2000(5):476-480.
摘要:通过对四能级系统速率方程的分析,采用M^2因子来描述泵浦光在激活介质中的传播规律,给出了含有泵浦光光束质量因子M^2和激活介质特征参数在内的泵浦阈值、输出功率和斜转换效率的解析表达式大激活介质中泵浦光有效 浦体积最小的条件下,对输出功率进行了最佳化,从而确定激光腔的最优参数选择。据上述理论,对LD纵向泵浦、自聚焦透镜耦合的Nd:YVO4激光器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与理论相符。
2000(5):481-483.
摘要:利用光线追迹方法,对啁啾脉冲激光放大系统中压缩器的色散量进行了计算,分析了压缩器中两光栅不平行度对各阶色散量产生的影响,为压缩器光栅对的调节提供了依据。
2000(5):484-489.
摘要:在半导体光放大器中当光脉冲小于10ps时除了考虑线性增益饱和效应,还必须考虑超快增益压缩效压。本文用数值方法分析了超快增益压缩效应对THz光非对称解复用器(TOAD)的开关特性。经过细致的参数优化,采用2.5ps控制光,可以克服开关窗的分裂效应,得到一个宽度为2.0ps,消光比为13.7dB的开关窗。
2000(5):490-492.
摘要:本文分析了掺Ge/B比掺Ge光纤具有较高紫外光敏性的原因,并通过实验研究了氢载对掺Ge/G光纤紫外光敏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氢载可以提高掺杂Ge/B光纤的光敏性,而且它在氢载前后都存在曝光饱和点。
2000(5):493-495.
摘要:本文实验研究了用于新型光子器件的质子交换LiNbO3的平板波导,在各种条件下制备了质子交换波导,建立了波导制备交换条件与波导参数之间的联系,获得了导波层的色民得到的结论对波导中非线性光学过程提供了理论基础。
2000(5):496-499.
摘要:本文对为储能电容充电的串并联准谐振逆变器的非连续导通模式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谐振回路参数、高频变压器匝数比的选择原则,及开关周期、导通时间与IGBT关断时电压应力运行模式、输出功率的关系。
2000(5):500-502.
摘要:采用有限差分法,对有聚焦极的垂直双门结构的FEA进行了轴对称三维模拟计算,得到发射微尖附近的电位和电子束运动分布图。分别讨论了聚焦极电位、聚焦孔以及栅极电位对发射的电子束影响。聚焦电位相对栅极越负,聚焦作用越强。减淖聚焦孔径影响了大的发散角的电子,但对聚焦的作用不如电位改变明显。栅极电位基本不影响电子的轨迹,仅改变了发射的电子的多少。结论与实验基本一致。
2000(5):503-506.
摘要:分析了傅里叶变换光谱仪测量对参考光源的要求,介绍了所研制傅里叶变换光谱仪的光学系统。应用电子学自动增益锁相环倍频技术处理稳频激光干涉图信号,获得了用于干涉图采样的外触发控制信号。选择锁相环8倍频处理实现了电子学信号模拟测量,并且实际测量了He-Ne激光管632.8nm波长的光谱。该电子学及光学辅助采样系统可以用于测量可见、紫外-真空紫外波段光源光谱。
2000(5):507-510.
摘要:本文根据反斯托克斯光光强随温度变化较大的原理 ,结合高灵敏度点式温度计 ,提出了利用单路反斯托克斯光信号进行分布式温度测量的方法 ,并通过理论分析得到其温度补偿系数 ,使实际系统的温度测量误差达到± 1℃ ,从而降低了系统的成本和复杂程度。
2000(5):511-513,517.
摘要:机载激光搜索水下的运动目标是一个较难的问题,因为运动目标容易跑出搜索区域使有效搜索时间缩短。为了快速有效地搜索目标。西方提出了多机在指挥控制中心指挥下的协同搜索方法;计算了在没有先验信息情况下多机搜索概率;提出了有先验信息情况下的搜索力分配方案;同时,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协同搜索的成功率和效率与掌握目标的信息量和准确度有密切关系。
2000(5):514-517.
摘要:本文在讨论JPEG标准压缩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确定量化表的自适应方法并进行了图像实际压缩实验,证明了该技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2000(5):518-520.
摘要:本文利用激光等离子体声波对高功率脉冲激光与材料相互作用过程进行了测量,首次得到了一定条件下几种材料的激光等离子体能量值。
2000(5):521-524.
摘要:以Compton散射法这一新型的无损检测技术为对象,介绍了其具体意义及发展现状,从Compton散射法检测的数学模型出发,针对Compton散射法检测的实用化问题。从结构设计角度进行了分析,对结构几何参数、物体吸收系数等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给出了提高测量分辨力的参数优化设计,并对实际应用中提高检测效率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进一步的设想。
2000(5):525-528.
摘要:本文针对投影栅相位法测量三维物体表面形貌技术,采用两光轴相交,且非远心投影系统产生的误差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修正方法,文中还提了了一种有效算法,利用卷积滤波技术实现频谱的自动移位。提高了图像处理的速度和形貌检测技术的自动化程度;最后给出了模拟和实验结果。
2000(5):529-531.
摘要:本文运用琼斯矩阵分析了相位延迟对磁光盘读出特性的影响,分析表明,相位延迟导致磁光盘读出信号下降;采用复合补偿法可克服相位延迟,提高磁光有效信号读出。
2000(5):540-542.
摘要:本文研究了质子转移型有机分子7-羟基喹啉在皮秒激光脉冲作用下的光开关现象。实验结果表明7-羟基喹啉在355nm的皮秒光脉冲的作用下对488nm和632.8nm的光有明显的开关效应,而在532nm的皮秒光脉冲的作用下无此效应。产生开关效应的原因是由于7-羟基喹啉分子在激光态质子转移过程中生成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具有较大的光学非线性。
2000(5):543-545,548.
摘要:本文研究磁场中弱耦合多原子半无限晶体中表面极化子的性质,采用线性组合算符和么正变换导出表面磁极化子的基态能量。
2000(5):546-548.
摘要:激光光子的水平偏振和竖直偏振分别视为量子位的两个状态。研究激光的偏振态作为量子态的方法以及偏振器的量子逻辑功能。
2000(5):549-552.
摘要:受附加相移的影响,大功率CO2混合模激光束聚焦后将呈现不同的强度分布,这大大影响到激光束的焊接过程。本文所研究的CO2混合模激光束的模式含量TEM00模约为20%,TEM02模约为80%。这种激光束在不同加工位置的聚焦光束的横截面强度分布将呈现“凹”形和“凸”形,这两种横截面强度分布的光束对焊接过程的小孔形成,熔池流动和焊缝成型的影响是不相同的,实验研究表明,“凸”形比“凹”形焊接质量好;“凹”形
2000(5):553-556.
摘要:脉冲激光烧蚀(PLA)技术是目前材料界和分析界最重要、最有发展前景的技术之一。本文对国内外脉冲激光烧蚀的气体动力学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论述。
2000(5):563-566.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铯束频标的原理和发展的过程,综述最近几年光抽运铯束频标的最新发展方向和研究动态,最后介绍了光抽运铯钟近年的小型化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