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10):989-991.
摘要:隧道带间耦合级联激光器采用C掺杂生长隧道结,由于高浓度C掺杂层在激光器多个有源区之间分布形成了高电导层,增加了注入电流的横向扩展,使激光器的性能不能充分发挥出来。我们利用双面电极新型结构可以很好地克服横向电流扩展,使级联的激光器保证充分的光输出功率,具体是在常规激光器背面衬底做完全与正面电极相同而对中的电极,当加入电场后,使电场完全集中在这两个相对中的电极之间,使激光器注入的电流从正面电极完全不扩展地流入到背面衬底电极,保证每个有源区都注入相同的电流而保证每个有源区充分的光输出。对4个有源区级联的激光器光输出功率较常规电极提高70%以上,输出光功率从1.6W提高到2.4W,斜率效率提高70%以上。
2001(10):992-995.
摘要:本文提出了用于大气环境中SO2含量监测的多孔硅(porous silicon)光学传感方法,该方法利用电化学浸蚀和UV光氧化后形成轻微氧化孔Si,所产生的表面膜对SiO2气体具有良好的敏感特性,本文依据SiOxHy/Si界面处的过渡态模型分析了该方法的传感原理,利用SEM和荧光光谱仪对UV 光氧化的多孔Si膜层性质及传感性能进行初步实验,取得预期研究结果。
2001(10):996-999.
摘要:本文介绍了应用CCD接收器实现光电相关鉴相的新方案。这一系统工作时,光强正弦调制的光波入射到由同频方波进行曝光控制的CCD上,两信号相关鉴相的运算在CCD的光照射-曝光控制-积分工作过程中完成,由于CCD输出的直流电平信号幅度与入射正弦光信号的位相差成正比,可以应用3次移相测量的方法,获得输入光信号的相对位相差的值,通过线阵CCD器件的实验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研究中,单像素实验的相对测量误差小于0.2%,阵列实验的像素间测相误差小于1.0%。
2001(10):1004-1007.
摘要:介绍了采用专用视频D/A转换芯片和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构成的视频信号显示系统,系统以CPLD作为控制单元和外围接口,采用FIFO作为缓冲接口,能有效实现视频信号实时显示与读取的并行进行,具有整体电路简单、可靠性高、功能集成度高、编程方便的优点,作为输出模块,在多频谱图像融合系统中,该视频显示系统将融合后的多频谱或多波段图像以RGB三基色方式提供给显示器等显示设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01(10):1008-1010.
摘要:恒偏向棱镜是指能恒定改变光束传输方向的转向元件。本文分析了恒偏向棱镜,导出了它的光线变换矩阵及失调矩阵,进一步导出了棱镜存在制造公差情况下的变换矩阵,并指出它只是二维失调不灵敏元件。最后分析了它对一般离轴像离散高斯光束的传输变换特性,给出了复曲率和离轴参数的张量变换规律。
2001(10):1011-1014.
摘要:在半经典密度矩阵理论的基础上,理论研究了双纵横CO2-9R(30)光泵小型腔式NH3分子67.2μm THz激光过程中的多拉曼相互作用,并研究了不同泵浦功率,工作气压和激光管长等工作参数条件下多拉曼相互作用规律和对67.2μm远红外激光频谱特性的影响。
2001(10):1015-1017.
摘要:本文利用直接成型法(DFG)研制氯化钾等单晶模和多模光纤。光纤内径φ分别为10μm 、150μm和300μm,长度L为30~100cm,研究了单晶光纤生长条件,讨论了光纤缺陷的原因。
2001(10):1018-1021.
摘要:随机光栅定向散射板由一系列线度为100μm至25μm的小光栅组成,小光栅的初位相随机。本文分析了这一随机散射屏傅立叶变换衍射场的统计特性,指出它是具有一定光强包络的散斑场,光强包络由小光栅线度、空频和条纹倾角决定,散斑大小由散射板孔径决定,提出了定向散射板的设计方法,并给出了设计实例。
2001(10):1022-1024.
摘要:本文介绍用面积编码的方法将滤波函数为正弦函数的匹配滤波器和菲涅耳波带片组合在一起的自聚焦滤波器,将其用于检测图像边缘信息时可使光路大为简化、调节方便。讨论了用这种组合滤波器探测图像边缘的原理,介绍了元件的制做方法,并给出了实验结果。
2001(10):1025-1028.
摘要:本文结合构成铌酸锂波导的两种方法对影响折射率的因素做了较详尽的探讨。从微观机理上解释了两种方法中折射率改变的不同现象,给出了折射率改变的不同原因。扩Ti中引起折射率改变的主要机理是弹光效应,质子交换中则是二次电光效应和克分子极化。
2001(10):1029-1033.
摘要:分析常用光束质量定义用于评价高能激光时的局限性。考虑高能激光系统的组成,由激光器出射光束到高能激光发射系统出口光束以及考虑大气对高能激光作用后靶面上形成光斑的光束质量的评价、层层推进给出高能激光在能量空间输运应用中光束质量的评价方法,依据该套评价方法可以将影响高能激光系统光束质量的各个因素分离出来,便于高能激光系统的试验研究及发展。
2001(10):1034-1036.
摘要:偶氮液晶聚合物(LCP)是一种新型的光存储材料。本文介绍了偶氮LCP中的双光子光致双折射效应,提出了基于偏振角度复用法在偶氮LCP中进行多灰阶存储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给出了灰阶存储的原理性实验结果,设计了偶氮LCP灰阶存储器的光学系统结构方案。
2001(10):1037-1040.
摘要:本文报道了光纤传感器用于混凝土结构钢筋腐蚀监测的实验研究结果。该传感方案基于用Fe-C合金膜局部取代光纤介质包层,构成腐蚀敏感膜,从而获取金属腐蚀信息。为了监测钢筋在实际混凝土结构中的腐蚀行为。本文提出了可以埋入到结构中的光纤腐蚀传感器(FOCS),并对埋入工艺进行研究,通过人造裂缝将防冰盐(NaCl)溶液加入到混凝土结构钢筋处并进行加速腐蚀,用紧贴钢筋铺设的FOCS监测钢筋腐蚀过程中输出光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FOCS输出光功率变化和腐蚀介质的pH值变化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并与腐蚀电化学理论描述相一致,证实了所提传感器方案的可行性。
2001(10):1041-1042.
摘要:对文献 [1]的自动椭偏仪的部件偏振消光测量系统作了改进 ,用 Verdet常数为 0 .31min/ Oe· cm的铽玻璃作磁光调制材料 ,设计了新型磁光调制器和驱动电路 ,对偏振光进行直流加交流调制 ,结合使用超低噪声选频放大器和锁定放大器 ,消光角测量的重复性标准差 S3不大于 0 .0 0 0 4°
2001(10):1043-1047.
摘要:本文给出了双裂隙偏心摄影验光原理及实验系统,对不同屈光度的眼瞳像的照度分布进行了计算机模拟计算,并提出了利用眼瞳像的照度分布来计算人眼屈光度的方法。
2001(10):1048-1050.
摘要:本文提出了基于CCD图像系统的长水准泡检测方法,计算机通过CCD传感器和图像采集卡,获得长水准泡的数字图像进行处理,从而实现对长水准泡的检测。该方法用于20″长水准泡的检测中,灵敏度的检测精度为15%,格值的检测精度为1%。
2001(10):1051-1053.
摘要:利用光学多道分析仪(OMA)面阵CCD结构,采用光同步触发技术,建立了冲击波阵面时间分辨光谱测试系统,时间分辨20ns,并实际测量了冲击氩气的时间分辨光谱,结果表明,在冲击到12000K温度下,氩气有带状辐射光谱,没有观察到线谱,同步技术和时间分辨设计是研究的重点。
2001(10):1054-1057.
摘要:本文介绍了脉冲式半导体激光测距仪。测距仪采用自动噪声电平控制电路动态控制噪声脉冲的平均发生率 ,使系统获得稳定的平均噪声脉冲发生率 ;信号、噪声自动识别技术将淹没在噪声中的信号提取出来。由于使用了上述技术 ,测距仪的探测灵敏度得到了提高。测距仪最远的探测距离可超过 1km,在 3 m~ 1km的范围内测量精度为± 2 5 cm。
2001(10):1061-1063.
摘要:本文分析了基于可调光衰减器的功率均衡方案,对将均衡点放在节点的输出端和复用器之前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从信噪比的角度考虑,将均衡点放在整个节点的输出端是比较优化的方案。
2001(10):1064-1067.
摘要:本文提出了光电成像中的环形编码孔径编码成像及图像恢复处理方法。实验表明,利用该方法成像可以在保证高分辨率的情况下,具有较高的集光效率和信噪比,成像效果很好。
2001(10):1068-1071.
摘要:本文提出用二元小波滤波器作图像相关识别的技术。利用小波变换对图像处理的优越性,对小波滤波函数进行二元化处理,成为二元带通滤波器,并应用于旋转图像的识别,本文进行了理论阐述和计算机模拟实验,结果证实了设计的可行性,与经典的联合变换相关器相比输出功能大为提高。
2001(10):1072-1075.
摘要:本文采用分水岭算法对红外图像进行分割,针对其存在的过分割问题以及红外图像的特点,提出了分割区域边界平均灰度及其面积对过分割区域进行合并,以得到有意义的分割结果。本算法利用空中红外目标图像进行了实验,实验表明,本算法适用于红外目标图像,并且效果良好。
2001(10):1076-1078.
摘要:本文提出了采用DSP技术,无线传输技术和Gabor变换的虹膜识别系统,用于便携式的身份认证系统。系统包括3部分:虹膜采集,图像处理与数据传输,数据接收与判别。第1部分采用新型CMOS成像芯片成像,光学低通滤波器滤波和自对准,红外照明防耀眼等无侵犯性设计;第2部分采用LOG滤波器进行边级检测和分离虹膜,采用二维Gabor滤波器变换虹膜图像和编码、DSP控制无线发送编码信息;第3部分采用微处理器控制无线接收编码信息,通过计算海明距离进行编码比较判别。系统克服了一般虹膜识别系统体积笨重、不便于随身携带使用的缺点。
2001(10):1079-1082.
摘要:本文讨论了实现对有限点陈显示的图案和字符进行超视频跟踪,识别和显示的方法,利用有限自然码方法和微处理器系统实现数字显示字符或图案和字符进行超视频跟踪,识别和显示的方法,利用有限自然码方法和微处理器系统实现数字显示字符或图案的快速识别和同步跟踪显示,识别和显示速度高于1/300s。可便携,系统无须固定的识别样本,具有自学习功能,可以识别ASCⅡ字符集及任意32点阵组成的简单图像。本文对有限自然码非接触光电字符识别方法的原理和有关技术进行了讨论,该方法已应用到室外IC卡电话机等设备的非接触检测中。
2001(10):1083-1086.
摘要:通过实验优化重铬酸钾、碘化钾和浓硫酸漂白液的配比 ,使其适合于处理用超细颗粒卤化银乳剂SDUF- 1记录的反射全息图。用 SDUF- 1乳剂记录的反射全息光栅经 AAC显影液和优化的漂白液处理后 ,其衍射效率和信噪比分别达 5 0 %和 5 0 ,且乳剂收缩引起的布喇格角偏离小于 3°
2001(10):1087-1089.
摘要:在傅里叶计算全息中,只要对虚拟物的频谱进行简单的坐标变换,就可获得虚拟物的多种形式的再现像,如切变、旋转和翻转等。本文阐明了此种坐标变换的原理和方法,给出了与理论相符合的实验结果,并讨论了可能出现的问题。
2001(10):1090-1094.
摘要:应用Pegg-Barnett相位理论,研究了非简并Raman耦合过程中双模光场相应的演化特性,讨论了原子相干性和能级的交流Stark位移对场相位概率分布、相位扩散及频率漂移的影响。
2001(10):1095-1098.
摘要:氟氧化物玻璃陶瓷中,氟化物微晶被氧化物包围,稀土离子掺杂在氟化物微晶中。它具有较低的声子能量,较好的上转换发光强度,机械性能也比氟化物强。在适当热处理下,微晶处在nm数量级,氟化物仍能保持很高的透明度,从而在上转换设备、三维显示等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介绍了该材料的研究进展、机理及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