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11):1099-1103.
摘要:本文介绍了双芯光纤光分插复用器的工作原理、结构和功能,并利用耦合模理论分析了器件的工作特性,讨论了各部分参数对上/下路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为同时实现上路和下路功能,应尽可能使用强光纤光栅以缩短光纤的长度并同时维持高反射效率。
2001(11):1104-1107.
摘要:电光效应双折射可以控制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的偏振特性。本文计算了作用在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的上面的分布格反射镜(DBR)上的外加电场产生的双折射,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自旋反转模型(SFM)的修正,得到面发射激光器在外加电场存在时的偏振转换电流。
2001(11):1108-1111.
摘要:本文报道了基于自行研制的半导体光放大器(SOA)的四波混频(FWM)型全光波长转换,采用环型腔掺铒光纤激光器(EDFL)作为泵浦源,实现了转换波长的连续可调。并就波长转换间距、光放大器的小信号增益和输入泵浦光功率对转换效率的影响进行了理论与实验分析,结果表明高的SOA增益和较大的输入泵浦光功率须利于转换效率的提高。
2001(11):1112-1114.
摘要:本文介绍了适用于现场喇曼谱仪的光栅外腔半导体激光器,其中心波长为792.5nm,谱线宽度小于0.08nm,输出功率为222mW。
2001(11):1115-1118.
摘要:本文设计了用Mach-Zehnder干涉型调制开关作为调Q开关的掺铒铌酸锂(Er:LiNbO3)调Q波导激光器,并进行分析。发现激光器输出功率可达1.5kW以上;比较了泵浦光波长为980nm和1480nm时的输出功率和脉冲宽度的情况,研究了腔长变化对激光器输出特性的影响,发现用1480nm光泵浦时阈值较低,但用980nm光泵浦能得到更高的峰值功率和更窄的脉冲宽度。
2001(11):1119-1122.
摘要:首次将新型佛克脱原子滤光器(VADOF)用于无线光通信,该系统既可用于地面光通信,也可用于卫星光通信系统。系统发射端采用光反馈、电扫描方案,将半导体激光频率锁定在VADOF透射峰,接收端采用原子滤光器窄带滤光技术。实验表明,发射频率与接收原子滤光器匹配很好。
2001(11):1123-1125.
摘要:本文采用线性系统的观点阐述光学低通滤波器的原理,利用CCD摄像机的总频宽及CCD像素尺寸大小,求得消除混频现象所需石英晶体薄板的厚度,以及对现有光学低通滤波器提出改善方案。
2001(11):1126-1129.
摘要:本文针对电荷耦合器件(CCD)输出信号需要的低噪声处理要求研究了一种高增益、低噪声的信号处理电路,指出了电路的设计难点及注意事项。
2001(11):1130-1132.
摘要:研究了芯区和包层的非线性介电常数具有相同形式ε∝|E|^δ的光波导,其中E为本地电场强度,δ可以为任意正数。结果表明,在适当的光强下有5种结构芯区电场分布可以变为均匀场,而且强非线性的介质有利于在较低光功率下产生均匀的芯区场。δ=2时(Kerr型介质,其结构与我们的前期工作一致。
2001(11):1133-1135.
摘要: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的自由空间光互连Mesh网络集成模块。对Mesh光互连系统结构进行了设计,着重对系统模块中的光收发透镜阵列进行了光学设计,对两种不同设计方案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直接由透镜中心斜入射法能更好地满足Mesh互连网络的要求。
2001(11):1136-1139.
摘要:本文用有限差分光束传播法(FD-BPM)模拟并给出了基于理想克尔介质的弧形波导全光开关的开关特性曲线,分析了克尔介质中的非克尔非线性效应。用FD-BPM就非线性饱和以及背景吸收对弧形波导全光开关特性的影响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表明,背景吸收和非线性饱和会减少弧形波导全光开关的开关次数,增加弧形波导全光开关的开关功率,导致全光开关的开关特性恶化。
2001(11):1140-1143.
摘要:本文观察了Cd0.96Zn0.04Te晶片的8层红外透射分层域聚焦显微像,分析了各个层域的Te夹杂情况及Te夹杂密度,指出了找到CdZnTe较小夹杂密度层域面并用之来做外延HgCdTe衬底表面的方法。
2001(11):1144-1146.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聚合物材料漂白引起的年射率变化的测量方法。通过光漂白在薄膜上形成折射率减小的区域,用探测光对该区域进行单光束扫描,由测量的归一化透过率得到薄膜的折射率变化。在实验上测量出了用Ar^ 激光作为漂白光源时6种系列偶氮化合物掺杂聚合物薄膜的折射率变化,实验结果具有较高的精确度。
2001(11):1147-1151.
摘要:由于电子集成元件的管脚朝着多且细的方向发展,管脚偏移检测要求提高,一般的检测方法不能满足这样高的精度。本文研究了采用光电自动快速检测大尺寸、多管脚集成块管脚位置微偏移的方法,提出了基于多分辨分析(MRA)的微位移的检测技术,达到亚像素的检测精度,具有良好的可靠性,解决了大型集成块管脚位置偏差自动化检测问题。
2001(11):1152-1155.
摘要:本文利用光纤光栅的应变灵敏特性,对等强度梁进行了应变标准性测量,并与理论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用光纤光机方法对等强度梁的标准性检测是有效的、准确的。同时,给出了一种实用的杨氏模量测量方法。
2001(11):1156-1158.
摘要:本文提出了夹版纸币的位置检测方法。在点钞机中使用一对光电位置传感器和一对光电计数传感器,来检测一叠同版100圆面额人民币中夹入的其它币种中夹入的其它币种。经实测精度可达每100张100圆(同版)中夹入2张其它币种点100次,漏检不超过1次。
2001(11):1159-1161.
摘要:现有精密尺寸测量系统采用单阵列的线阵CCD作为光电传感器,不能检测像元的排列方向与物体尺寸方向的夹角γ,而当夹角γ在测量中发生变化时将引起测量误差,本文采用彩色线阵CCD(TCD2901D)作为光电传感器进行精密尺寸测量,检测出夹角变化带来的尺寸测量误差,得到了误差的修正方法。
2001(11):1162-1164.
摘要:根据光声效应原理,用驻极体电容微音器作为传感器,用吸收系数接近1的碳黑作为吸收物质,制作了高灵敏度的光声传感器。用该传感器作为光源功率监测器,用归一化的光声光谱技术测量了光电探测器的相对光谱响应曲线,从而消除了光电探测器量子效率对光源滤长的依赖性,获得了光电探测器比较准确的相对光谱响应特性曲线。
2001(11):1165-1169.
摘要:本文提出了基于结构光的钻头三维形貌快速检测系统。文章分析了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系统集成方法 ,重点研究了形貌数据的处理方法。包括 :滤波及图像的自动分割方法研究 ;不同坐标系间的数据转换及回转体多个测量数据块的数据融合 (data merging)技术研究 ;钻头参数测量方法研究。文中给出了钻尖磨损图、钻头横截面模型图以及用本系统及三坐标测量机 (CMM)测量钻头形貌时的比对测量数据。研究表明 ,系统的测量精度约为 30μm和 1°;测量速度小于 10 min
2001(11):1170-1173.
摘要:本文提出了将两种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套用的图像重建算法。算法将图像重建问题转化为神经网络优化计算,利用Hopfield神经网络(HNN)将各种优化准则转化为模型的能量函数,并应用Adaline网络调整各准则在能量函数中所占的比重,从而求取图像重建的最优解。将其应用于少数投影图像重建,体现出重建精度高、收敛快等特点,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2001(11):1174-1176.
摘要:本文介绍了电子散斑干涉(ESPT)原理、相移技术方法。针对散斑条纹图中高频项对于相位计算的干扰,对相移算法提出了2种修正的方法。对简支梁进行了位移场的测量,并与有限元(FEM)计算结果进行对比,证明了改进的相移技术在ESPI中是可靠的。
2001(11):1177-1181.
摘要:本文分析了几种印鉴鉴别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了一种基于环投影模板匹配的印鉴鉴别方法。该方法先将印鉴图像分成若干个区域环,提取反映印鉴本质特征的参数形成局部和全局特征。然后利用一维模板匹配法分别对印鉴边框和印鉴边框内部字信息进行鉴别。实验结果证明,该鉴别方法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可靠性。
2001(11):1182-1184.
摘要:根据光的衍射原理和莫尔图像编码原理,实现了无钥匙位相型双图像莫尔编码技术。用该技术制作的位相板可以在不同的衍射级上分别再现出2个被编码的图像和3个模板的图像,它们在空间上是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的。这一特性用其他技术难以模仿。该技术可应用于防伪领域,使产品的防伪力度大大提高。
2001(11):1185-1189.
摘要:给出了开放的V型双色泵浦无粒子数反转激光系统精确的定态非线性解析解,利用从这个解析解得到的数值计算结果分析了在频率上转换区域非线性对系统增益、色散、能级粒子数差和泵浦场泵浦速率阈值的影响,最后讨论了系统的定态稳定性。
2001(11):1190-1192.
摘要:在Barenco的工作基础上,用基本的两位量子逻辑门实现n位量子逻辑门(对应的幺正变换矩阵为Λn-1(W))的功能。该方案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的特点。
2001(11):1193-1195.
摘要:运用标量光学理论,研究了纳米加工中的基模高斯光束轴向相干叠加光场的三维强度分布特征,导出了高斯驻波场的光强分布表达式。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值计算方法,分析比较了正确波驻波场与高斯驻波场之间的异同点。
2001(11):1196-1198.
摘要:为研究低功率激光对血液氧合过程的影响,采用He-Ne激光作为照射光源,从健康人静脉取血,将血液样品分为激光照射和不照射激光的对照组,分别逐次充氧并检测血氧饱和度。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激光照射能显著提高血液的氧合速率,使血氧饱和度更快地趋于100%。这一结果提示,用低功率激光照射血液,会加快血液的氧合过程。
2001(11):1202-1203.
摘要:本文以PLA-501F光刻机为例,研究如何使光刻机的分辨率和对准精度得到充分发挥。指出了光源、光刻胶、滤光片和主物镜的相互匹配是充分发挥光刻机分辨率的关键问题;在提高光刻工件的对准精度方面,牵涉到母板的套准图形设计及对准时的技巧。本文还分析了接近式曝光和接触式曝光的主要优缺点。
2001(11):1204-1208.
摘要:本文介绍了Raman放大的机理、泵浦源及泵浦方式,分析了FRA的设计原则、增益均衡的各种方法、噪声及Raman串扰等问题,提出了可行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