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6).
摘要:本文应用非傍轴矢量矩理论 ,分析了 6 70 nm Al Ga In P/Ga In P分别限制应变单量子阱 (SCH S-SQW)激光器在弱激射和正常激射条件下的垂直于结面方向的光束质量因子 M2⊥ 。分析结果表明 ,在两种情况下 ,M2⊥ 均小于 1,而且前者具有更小的 M2⊥ 。
2001(6):549-551.
摘要:本文应用非傍轴矢量矩理论,分析了670nm AlGaInP/GaInP分别限制应变单量子阱(SCH S-SQW)激光器在弱激射和正常激射条件下的垂直于结面方向的光束质量因子M^2,分析结果表明,在两种情况下M^2均小于1,而且前者具有更小的M^2。
2001(6):552-555.
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一套完整的InGaAs MSM光探测器的等效电路模型。模型包括暗电流、直流、交流、瞬态和噪声等特性的等效电路模型。每一部分均从经典的物理模型出发,结合实际情况设计构造,并将理论曲线与试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2001(6):556-558.
摘要:采用凸-ARR(抗共振环)非稳谐振腔,BBO晶体作为腔内倍频元件,在Nd:YAG被动锁模和Nd:YAG,Cr^4 :YAG被动调Q激光器中实现腔内倍频运转,分别获得了倍频能量转换效率为63.6%和31.5%。实验结果指出,提高基波光功率密度可大大提高脉冲激光的倍频能量转换效率。
2001(6):559-561.
摘要:给出了可用于超 2代和第 3代Φ18/Φ18倒像式微光像增强器的折反射物镜。物镜相对口径 1.0 /1.2 ,视场± 2 .9°,焦距 180 mm,工作波段 435 .8~ 90 0 .0 nm,重量较常规设计减少约 30 % ,结构紧凑且易于加工和装调。文中介绍了主要设计思想及关键技术问题的处理方法 ,并给出了像质的评价和试验结果
2001(6):562-564.
摘要:本文用同一波长(670nm)的2个λ/4波片和1个λ/2波片组合成复合λ/4波片,从理论及实验证明复合的λ/4波片在400nm-900nm的光谱范围内是消色差的。该三元复合式消色差λ/4波片与我所研制的二元复合式消色差λ/4波片相比,消色差的光谱范围变宽,偏差变小,可控制在2%以内。
2001(6):565-568.
摘要:本文在忽略放大自发辐射(ASE)和上转过程影响的情况下,用重迭因子的方法,得到了980nm波段泵浦的掺饵光波导放大器增益的隐式解析解、泵浦光沿波导方向分布的函数关系式和泵浦阈值功率的解析表达式。详细讨论了重迭因子对增益、泵浦阈值功率和波导中任意位置泵浦光分布的影响。
2001(6):569-571.
摘要:本文研究了用电子束蒸镀工艺制备用于光波导器件的SiO2膜。采用高温退火处理工艺使SiO2膜的光学和物理特性稳定。在蒸镀过程中,输入不同压力的O2,可以改变和控制SiO2膜的组分,达到控制膜折射率的目的。通过逐次蒸镀、退火的工艺,实现1μm以上厚SiO2膜的制备。
2001(6):572-574.
摘要:本文采用WKBJ法分析多模阶跃折射率塑料光纤(SI-POF)的传输带宽以及与数值孔径(NA)的关系,并结合多模SI-POF存在强的模式耦合,说明预期带宽和实测带宽间的差异;通过对光纤弯曲损耗等分析比较,说明NA既不能太大又不能太小。从而给出了短距离入户网中多模SI-POF的最佳NA适用范围。
顾洪恩 , 刘洪海 , 王克起 , 胡家泉 , 刘智 , 梁家昌
2001(6):575-577.
摘要:经 36 ke V Xe+注入 ,可在 Na Cl晶体表面产生 F、R1 、R2 和 M等色心。在 10 K温度下的吸收光谱中观测到位于 6 32 .1nm波长处的 R2 色心的零声子线 ,并在不同温度下对零声子线的光谱特性和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利用 NMR方法 ,首次观测到经 Xe+ ,注入 Na Cl晶体中 2 3 Na的化学位移。经 Xe+ 注入的 Na Cl晶体中 2 3 Na相对于未注入 Na Cl晶体中 2 3 Na的化学位移为 17× 10 - 6 ,预示 Xe+注入的 Na Cl晶体中固态 Na Xe分子的形成。
2001(6):578-581.
摘要:利用 Tersoff半经验多体相互作用势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荷能 C原子与 Si(0 0 1) - (2× 1)重构表面碰撞动力学过程中入射 C原子能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观察到了 C原子和表面 Si原子成键过程中 C原子的吸附、Si原子二聚键的打开、C原子的徙动以及 C、Si原子成键等物理过程 ,并对不同入射位置处入射 C原子和表面 Si原子碰撞过程中能量转移机理进行了分析。模拟结果表明 ,C原子相对于表面不同的局部构型发生不同的碰撞过程 ,而 C原子能量的提高有利于成键过程的发生 ,结果为 Si C在Si表面生长初期物理过程的认识提供了参考数据
2001(6):587-591.
摘要:本文介绍了激光同步扫描三角测距成像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特点,从理论上推出了一般意义的轨迹圆方程,并得出系统所能测量的最大和最小范围,确定了横向测量范围、系统景深、系统分辨率等系统性能与系统参数的关系。在分析系统参数对分辨率和系统测量范围的影响后,本文给出了一些系统设计的建议。
2001(6):592-595.
摘要:本文分析了扫描角度和航高对机载激光雷达的回波功率、信噪比和测距精度的影响。计算表明,随航高和扫描角度的增加,回波信号功率衰减,信噪比降低,测距误差增大。本文尝试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张在宣 , 王剑锋 , 余向东 , 郭宁 , 吴孝彪 , 冯海琪 , InsooS.KIM , SangkiOH , YoheeKIM
2001(6):596-600.
摘要:本文讨论了 Ram an散射型分布式光纤温度测量的原理和单通道、双通道工作模式的 4种解调方法 ;给出了系统的相对灵敏度 Sa、Ss、Sa/ s和 Sa/ R的表达式 ,在 0~ 12 0℃范围内 ,其理论值分别为 1.0 6 5%· K- 1 、0 .10 4%· K- 1 、0 .86 2 %· K- 1 和 1.0 6 5 %· K- 1 。由于系统波分复用器存在“串音”,因此实际系统的相对温度灵敏度低于理论计算值。
2001(6):601-604.
摘要:双波长共振全息干涉图信息提取靠条纹的移动和强度衰减的测量,而信息的准确获得需要建立极好的复折射率模型。本文介绍了经典理论模型,推导了量子理论的复折射率表达式,并由此通过测量条纹的移动和强度衰减程度,获得燃烧场的温度和组分浓度的信息。
2001(6):605-607.
摘要:从漫散射体激光照明散斑现象物理本质出发,结合波动光学理论,在干涉方法的基础上,给出物体特性全场测量的多功能测试系统的总体框图、结构、优化设计及实验依据,并简述自动化的实时数据处理方案。为系统实现实时、快速、高精度及多性能测试提供了技术保证。
2001(6):608-610.
摘要:本文通过模拟LiNbO3电光调制器的电传输特性,提出了厚电极共面波导(CPW)行波电极微波损耗的经验公式,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带宽为160GHz的调制器的微波损耗因素。结果表明,辐射损耗将占重要地位,而且小的电极尺寸更易实现宽带调制。
2001(6):611-614.
摘要:推导出一组新的、更为普遍的非线性耦合(CNLS)方程,可以用来描述光纤中不同频率间正交极化脉冲的传播。进而提出了波分复用(WDM)与极分复用(PDM)技术的耦合应用。
2001(6):615-619.
摘要:从光纤码分多址(OCDMA)系统的扩频特征和光纤布拉格光栅(FBG)的性能出发,对FBG编-解码器的编-解码原理进行了推导,并探讨了它实现跳频(FE)和直接序列扩频(DS)等OCDMA系统编-解码的方法,分析了FBG编-解码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与光纤延迟线DS-OCDMA编-解码器和射光栅FE-OCDMA编-解码器的比较结果显示,FBG编-解码器在OCDMA(特别是FH-OCDMA)系统上具有功率效率高、信噪比性能好和最大数据传输速率高等方面的优点。
2001(6):620-622,626.
摘要:本文采用前馈型神经网络及BP算法对3种飞机模型的复合畸变不变性识别进行了研究。结合以前用级联神经网络及聚类编码方法对同一问题的研究结果,对神经网络的隐藏层神经元的个数及其对识别率及权重训练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减少隐藏层神经元的一种方法,以简化识别网络的结构。
2001(6):623-626.
摘要:本文给出了基于转动惯量主轴确定轴对称物体对称轴的方法。确定了物体对称轴的取向后,可使用坐标变换方法,将轴对称物体的对称轴旋转到某一特定的取向,便于使用特征面积分布作为特征参数进行快速的目标分类识别。
2001(6):627-630.
摘要:本文研究了光电转换对数字水印的影响,提出了可应用于光电转换的鲁棒性的数字水印算法和科研思路,并给出了实验结果。
2001(6):631-634.
摘要:本文讨论了彩色图像着色的数值计算方法,即根据场景中物体表面的反射光谱能量分布来计算视觉响应的三刺激值。首先用线性模型来逼近物体表面的反射光谱连续函数。然用后高斯积分法、黎曼求和法进行了数值计算。最后把计算出来的三刺激值转化为色品座标,在色品图上与CCD相机拍摄的图像进行了匹配,获得了理想效果。
2001(6):635-640.
摘要:利用S.M.Barnett和D.T.Pegg提出的测量相位算符,讨论了Kerr偶奇相干态中相位的二阶和高阶压缩性质。结果表明,在Kerr偶奇相干态中,测量相位算符comMφ不仅存在周期性的k阶cs类压缩,而且当k/2为偶数时cosMφ还存在k阶cN类压缩。压缩程度与|a|^2有关,对于较小的|a|^2,在Kerr偶奇相干态中cosMφ的压缩情况相似,但当|a|^2较小时,在Kerr奇相干态中cosMφ的压缩要找,甚至不出现压缩效应。
2001(6):641-645.
摘要:对无初始啁啾高斯脉冲在普通单模光纤中的传输特性及线性啁啾光纤光栅的色散补偿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光纤的色散导致了传输脉冲的展宽,线性啁啾光纤光栅能够实现对展宽脉冲的良好补偿,啁啾光栅时延曲线的平滑度和线性度都是影响其色散补偿性能的重要因素。本文对啁啾光纤光栅的制作及其在色散补偿中的应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01(6):646-652.
摘要:本文从近场光学的基本理论出发,在介绍近场光学超衍射分辨存储原理的基础上,对探针扫描显微术、超分辨力近场结构两种主要方案的实现方法和研究状况作了详细的阐述,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