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11):1097-1100.
摘要:介绍了聚合物阵列波导光栅(AWG)复用器的基本原理,进而用Al掩模制做聚合物AWG光波导。结果表明:AWG器件的制做工艺,Al掩模技术明显优于厚胶掩模技术。用这种技术制备的器件,其结构指标与理论设计相符合而且波导在1.55μm处实现了单模传输。
2002(11):1101-1103.
摘要:选取梯形次对苯基聚合物LPPP和小分子Ya二唑材料OXD-7分别作为具有空穴转移特性的发光层材料及电子输运材料制备了蓝色有机电致发光(OEL)器件,采用热处理方法显著地提高了其发光性能,其最佳热处理条件为:真空中,170℃,1h。初步分析了热处理提高器件发光性能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因素:高温作用促进异质结的形成;热处理改善器件阴极/有机薄膜界面的接触状况,有效地减少器件工作中产生的黑斑。
2002(11):1104-1107.
摘要:对Sr^ 、Ca^ 复合激光所用的Blumlein电路的放电过程和脉冲波形进行了计算机模型。在相同电路参数时,经模拟得到的放电管电流脉冲波形和实测的波形相一致。给出了该电路中各元件上放电脉冲波形间的时间关系,明确了放电过程的先后次序以及对应放电管的击穿电压和时刻。计算和比较了不同电路参数组合时流过放电管的电流脉冲波形,按照复合激光对放电电流脉冲后沿的要求,获得了一组较佳的电路参数。
2002(11):1108-1112.
摘要:采用2点及3点Stigmatic points方法设计阵列波导光栅(AWG)器件,对传统的Rowland圆结构设计做了改进。比较分析了传统设计和改进设计AWG器件的像差,讨论了阵列波导的接收孔径及输入光信号的等效高斯光束发散角对AWG器件性能的影响。指出了传统的Rowland圆结构设计在设计高通道数AWG器件时存在的边缘通道性能劣化问题,采用多点Stigmatic points方法设计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2002(11):1113-1115.
摘要:用阳极氧化方法制备了多孔Al,并向其孔中镀入Cu,观察到了其表现出的偏振性质。实验结果表明,镀Cu多孔Al膜确实和线栅偏振器一样表现出偏振性质。未电镀的多孔Al,在650.0nm显示出较好的偏振特性;对于电镀的样品,在1500.0nm显示出较好的偏振特性。电镀后的多孔Al膜的透射率相对降低,但偏振度明显提高。
2002(11):1116-1119.
摘要:用射频磁控反应溅射法分别在未加热和加热的石英玻璃衬底上制备ZnO薄膜,在不同温度下进行退火处理,研究衬底温度、退火条件对其结构和发光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样品的X射线衍射(XRD)、吸收光谱和光致发光(PL)光谱的测量结果表明,衬底温度为230℃、退火温度为400℃时样品结晶性能最佳,并具有最强的紫外光发射(380nm)。
2002(11):1120-1123.
摘要:采用有效折射率和转移矩阵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得到了SOI梯形光波导的本征模方程。计算得到的有效折射率与WKB法相比误差不超过10^-5,其垂直方向电场分布与BPM模拟结果基本相符。首次得到了SOI梯形波导的单模曲线和其近似解析表达式,此结果与修正的WKB法一致。
2002(11):1126-1136.
摘要:提出用BCH信道编码的方案来降低色散和差拍噪声对快跳频光码分多址(FFH-OCDMA)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了BCH/FFH-OCDMA系统的色散效应,并将色散效应等效为功率衰减因子,得出同时考虑差拍噪声和色散后BCH/FFH-OCDMA系统的误码率性能。结果表明,在相同的信息比特速率、切普间隔和有效波长数的情况下,BCH信道编码能显著改善FFH-OCDMA系统的误码率性能。同时,由于单重合码的长度变短,降低了光纤光栅的制做难度。
2002(11):1131-1134.
摘要:在考虑静磁正向体波(MSFVW)传播损耗及微带换能器耦合损耗的情况下,利用耦合模理论推导出导波光(GOW)衍射效率的表达式,并针对掺铋钆铁石榴石(Bi-YIG)薄膜波导和钇铁石榴石(YIG)波导计算了GOW衍射效率的频率响应曲线。数值计算表明,虽然MSFVW在Bi-YIG薄膜中的传播损耗大于YIG薄膜,但前者具有很大的一级磁光系数,故Bi-YIG波导中GOW的衍射效率仍远大于YIG波导。
2002(11):1135-1137.
摘要:在信号光保持e光情况下,通过改变泵浦光的偏振方向,实现了Ce:KNSBN光折变类光纤中两波耦合增益的提高。通过实验发现,在入射夹角为7°时,泵浦光存在着最佳偏振角度10°,可以获得最大的两波耦合增益。在信-泵比较小时,泵浦光在最佳偏振角度下可获得较高的两波耦合增益,并且可以一定程度地抑制扇光栅的产生,提高输出信号光的信噪比。信-泵比为1∶100时,获得两波耦合增益和信噪比分别是0°偏振角时的1.3倍和2.0倍。
2002(11):1138-1140.
摘要: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了由丙烯酰胺和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构成的光致聚合物(光聚物)的全息性能。实验表明,这种由藻红染料敏化的光聚物具有较高的衍射效率、折射率调制度、曝光灵敏度和动态范围,分辨率可达3000lines/mm,是高密度全息存储所需的比较理想的位相型存储材料。
2002(11):1141-1144.
摘要:在微分干涉相衬显微镜的基础上,加入波片相移装置及图像采集处理,建立了移相式微分干淑相衬显微测量系统;分析并解决了表面微观形貌测量中存在的一些技术难题;准确地重构出了物体的微观三维形貌,实现了物体的表面高度及粗糙度Ra的高精度测量。结果表明:粗糙度重复测量精度为1.2nm;形貌高度分辨率为4.6nm。
2002(11):1148-1151.
摘要:根据Hartman传感器探测入眼波像差时光斑特点,提出了模板匹配法选取光斑窗口的质心探测方法。本方法与Prieto的质心探测方法相比,提高了质心探测精度。对光斑阵列的仿真计算结果表明,用本文提出的方法质心探测误差的rms值降低了53.7%。另外,本方法还避免了Prieto方法中多次迭代的质心计算,减少了运算量。
2002(11):1152-1154.
摘要:针对轻型可展开微波天线三维面表现场测量的具体要求,建立了四站视觉测量系统。设计中,采用4台CCD摄像机围绕被测对象和靶标对称分布,同时采集图像。通过实验证明了该方案测量的稳定性好,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测量精度并降低了对环境的要求。
2002(11):1155-1158.
摘要:提出将双Ronchi光栅结构引入阴影莫尔法,用于物体三维形貌的测量。通过选择两光栅的夹角,得到不同周期的莫尔条纹,既可使仪器的量程与待测物体尺度相匹配,从而减小测量误差,适于进行高精度检测;又可在相位的1个周期内实现对物体的测量,避免了相位卷叠,易于实现自动测量。模拟实验结果表明,与绝对莫尔法相比,本方法可提高测量精度。
2002(11):1159-1162.
摘要:利用5kW连续波CO2激光器在16Mn钢基材表面对预置的添加20vol%SiCp的Co基合金粉末进行激光熔覆得到Co基SiC合金涂层(CoSiC)。研究了合金涂层的组织形貌及相结构,并与激光熔覆钴基合金涂层(Co55)进行了显微镜硬度及滑动磨损性能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CoSiC合金涂层组织由涂层底部的细密胞状共晶组织和涂层中上部的树枝状亚晶共晶组织所组成,主要组成相为γ-Co,Cr7C3,Cr23C6,CoSi2,Cr3Si及Si2W等。添加SiCp被完全溶解。激光熔覆CoSiC涂层比Co55涂层具有更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并分析了其强化机理。
2002(11):1163-1166.
摘要:实验研究了扫描次数对板料激光弯曲成形的影响。结果表明:扫描次数与弯曲角度间吴近似的线性关系;在相同的工艺参数、扫描次数下,板料越薄,弯曲角度越大。在重复扫描时,应严格控制加热区的温度,以使加热区材料获得良好的组织与性能。
2002(11):1167-1170.
摘要:详细介绍了电子白板激光笔迹跟踪定位系统的测量原理,进而设计出其实验测量系统,并给出了定位系统的工作流程。
2002(11):1171-1173.
摘要:利用信息光学原理以及数字图像全息变换的概念,成功实现了黑白点阵图像的全息变换及其逆变换;利用变换过程中的一组参数作为密钥,获得了加密数字图像的一种新方法。
2002(11):1174-1176.
摘要:从理论上分析了在记录3D彩虹全息图母版的系统中,为消除或减小三级像差和像场弯曲以及重现时由波长扩展、狭缝衍射和扩展光源所造成的像模糊所应选取的技术参数。并给出实验数据及在漫射照明光下重现出清晰明亮图像的实验结果。
2002(11):1177-1179.
摘要:提出从像素全息图中提取出它的阵列频谱进行重新编码,然后再进行傅里叶变换而得到具有体现效应的全息图像的新方法,并给出实验结果和在防伪应用实例。
2002(11):1180-1182.
摘要:提出微型全息透镜(MHLs)可作为光网络系统中半导体激光器与光纤、波导等之间的外耦合器,合理设计制作的MHLs能代替一个复杂的光学系统进行耦合,初步的光纤耦合实验得到其耦合效率比直接耦合提高了1倍多。并且提出MHLs还可与垂直腔表面发射激光器(VCSEL)组合成自准直集成系统。文中给出了理论分析、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和进一步的改进建议。
2002(11):1183-11,861,189.
摘要:描述了彩色多层光存储原理并建立彩色多层光存储的数学模型,建立了可用于彩色3层光存储研究的实验系统,对780nm、650nm和532nm激光敏感的3种光致变色材料的读写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数学模型与实测曲线比较吻合,其中650nm、532nm材料可作为彩色多层存储的记录介质,而780nm材料交叉串扰大,需改进。实验表明多波长光存储是可行的。
2002(11):1187-1189.
摘要:对混合光学双稳(MOB)系统的混沌态提出辅助参考反馈(ARF)控制方法。介绍了ARF控制方法对混沌系统的控制原理以及控制参数的选择,数值分析了MOB系统经混沌控制后的动力学行为。数值分析表明,适当调整反馈系数和参考项不仅可以有效地控制原系统不稳定轨道,而且还可以将系统控制在其它预期的目标轨道上。
2002(11):1190-1193.
摘要:根据单模激光自混合干涉的基本理论,基于多模竞争,建立多模激光自混合干涉模型,分析多模激光的自混合干涉波形。理论分析与实验观察表明,多模自混合干涉信号是激光管腔长的谐波函数,利用光强波 包络信号可进行大量程测量;激光模数增加有利于测量分辨率的提高;光强波动信号对应激光管等效腔长的整数倍时,可获得最大干涉信号调制深度。
2002(11):1194-1197.
摘要:利用线性组合算符方法,计算了声学形变势表面极化子中的平均声子数,结果表明,光学声子平均数(Na)和声学声子平均数(Nb)均是电子运动速度和电子距离晶体表面的深度的函数。对AgCl晶体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Na和Nb均随深度Z的增加而减少;Na随振动频率λ的增加而选减后增;Nb随η的增加而减少;并且,对慢速运动的电子,电子运动速度对Na、Nb的影响可以忽略。
2002(11):1198-1201.
摘要:设计了一种能产生高频脉冲光的激发光系统。光源利用特制的高压Xe灯,Xe灯电源设计了时间、能量控制电路,解决了高频脉冲光脉宽较大的问题,使Xe灯能产生稳定的高频短脉冲光,再加上特别设计的石英透镜组,本激发光系统可得到光谱线范围可选的、脉冲宽度54μs和紫外能量大于200μW的1kHz的脉冲光。
2002(11):1202-1205.
摘要:论述了目前所采用的具有代表性的全光3R(再放大、再整型和再定时)再生中的时钟提取方案原理,进而比较了各个方案的优缺点,为在不同情况下选择合适的时钟提取方案提供了一定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