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7):657-660.
摘要:对双包层结构如何减小塑料光纤放大器(POFA)中有机染料的热漂白同时又保持较高的泵浦效率进行了理论分析,并用实验证实了结构的可行性。获得的耦合效率为80%;泵浦功率密度为32W/cm^2。
2002(7):664-666.
摘要:我们制做 ITO/ MEH- PPV/ Al及 ITO/ Zn O/ MEH- PPV/ Al类型的器件 ,研究了其光电导特性。发现同样测试条件下 ,有 Zn O的器件光电流大于没有 Zn O的器件 ,且随着 Zn O厚度的增加 ,光电流增加。Zn O在其中的主要作用是促进器件中激子的解离 ,并有助于电荷的运动。
2002(7):667-670.
摘要:通过对脉冲放电金属蒸气激光放电管等离子体电阻和闸流管的开关特性的实验测量和数学拟合,给出了两者阻抗随时间变化的指数关系式,进而模拟并测量了谐振倍压电路和Blumlein电路的放电脉冲波形以及闸流管开关时间对放电特性的影响,得到了和实测波形相一致的理论模拟结果。表明,这种模拟方法对激光器实现高效脉冲放电起到辅助设计的作用。
2002(7):671-674.
摘要:基于Erfle目镜设计了一个折-衍混杂目镜,该目镜不仅在像差特性有很大改善,而且在结构上更趋向轻、小,其焦距、视场、出瞳距离及出瞳直径均满足头戴显示系统(HMDs)的要求,镜头直径亦满足双目系统筒间距的要求;同时选取Cooke3片镜作为中继物镜,对254mm液晶显示屏成像,构成了用于人因素-目视系统参量研究的折-衍混杂系统,并且满足系统参量可调的要求。
2002(7):675-678.
摘要:针对阵列波导光栅(AWG)中阵列波导耦合系数的计算问题,提出了基于光束传播方法(BPM)的叠加积分方法的修正方法。将修正前、后的结果与简单叠加积分方法的结果作了分析比较,从而验证了修正方法的正确性。分析了阵列波导之间的耦合对耦合系数的影响,阵列波导间距越小,影响越大。
2002(7):679-681.
摘要:用传输矩阵法从理论上分析计算了多个λ/4相移紫外写入光栅的反射谱特性。可通过改变引入的λ/4相移数目、光栅长度和折射率调制幅度,相应改变两等强度主峰的位置及带宽的大小以符合实际应用的需求。
2002(7):682-684.
摘要:采用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淀积(MOCVD)方法设计并生长了应变多量子阱InGaAs/AlGaAs,并且对其进行了光致发光(PL)谱、双晶X射线衍射(DXRD)谱和电化学C-V等的测试。然后以InGaAs/AlGaAs作为有源层,以GaAs衬底作为透明衬底,p面金属电极AuBe合金作为镜面反射层,采用倒装技术制备了近红外发光二极管(LED)。在输入电流为20mA下的正向电压为1.2V左右,电致发光谱的峰值波长为938nm,10μA下的反向击穿电压为5-6V,在输入电流为50mA下得出输出功率3.5mW,对应电压为1.3V,在输入电流为300mA时得到最大输出功率为12mW。
2002(7):685-689.
摘要:基于模式耦合理论,推导了描述线啁啾光纤光栅的Riccati微分方程。针对光栅不同的耦合系数分布,数值分析了分布耦合系数对线性啁啾光栅频率响应特性的影响。分析表明,在光栅制作过程中通过控制光栅的耦合系数分布,将会使光栅具有不同的频响特性,从而使其具有不同的用途。
2002(7):690-693,702.
摘要:研究了光纤-电缆调制解调器接入技术的上行信道调制方式,分析了离散小波多音(DWMT)调制与其它调制方式相比所具有的特点和优势,提出了DWMT调制解调器的实现模型,设计了使用DWMT调制解调器的光纤-电缆调制解调器双向传输的系统方案;并对DWMT调制的系统特性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DWMT调制是一项能有效实用于光纤-电缆调制解调器系统上行信道的技术。
2002(7):694-698.
摘要:提出了一种用于光传送网(OTN)的光分插复用(OADM)网元(NE)节点的体系结构,采用模块化方法,划分并设计出各功能模块。研制出可以同时支持8个波长动态分插复用的可重构OADM NE节点,提供2个双向全光网接口和网络管理接口。
2002(7):699-702.
摘要:为实现更窄信道间隔的密集波分复用(DWDM),设计了一种基于偏振光干涉仪的交错滤波器(interleaver)。该器件可以把100GHz信道间隔的DWDM信号光波分成两组200GHz间隔信号,各信道功率均衡,与ITU-T建议的波长位置、间隔基本符合,通常范围为C波段,隔离度分别大于20dB和30dB,-1dB带宽均为0.46nm。
2002(7):703-705.
摘要:我们分析了光子晶体超晶格的能带结构,光子晶体超晶格的能带与半导体超晶格的相同,都有能带的折叠现象。一维光子晶体超晶格的每条能带被折叠成M条,二维光子晶体超晶格的第一条能带被折叠成M^2条,M是每个维度晶格放大的倍数。显然如果是三维光子晶体超晶格,每一条能带将被折叠成M^3条。
2002(7):706-709.
摘要:提出一种由三角法面形传感器和2个CCD摄像机组成的机器视觉传感集成系统,利用前者所获得的三维面形与后者所摄得的二维图像在空间上特定的几何对应关系,建立3幅图像间的映射。可实现在二维CCD图像上附加距离数据,及以三维面形数据为网格点粘贴亮度、颜色和纹理等信息;并进一步可实现2幅二维图像基于映射小区域间的匹配,用于双CCD摄像机交汇测量。保证了三维面形与二维面图像间的信息融合和互补,以满足机器视觉需要。
2002(7):710-713.
摘要:采用静态和动态激光散射测量了透明聚合物凝胶结构的空间相关性和时间相关性。结果发现,凝胶中含有动态相关长度不同的两种区域,在不同的测量点处,两种区域的百分比差异较大,从而获得了凝胶结构非均匀性的直接证据。
2002(7):714-716.
摘要:在弱物体近似下,运用傅立叶光学,从成像系统角度对自聚焦共焦传感技术进行了理论研究。首重分析了该技术测量样品纵深结构时图像的成像机理。由于光纤具有本征场的模式,对光的振幅和相位的响应是相干的,从而可用相干传递函数(CTF)描述系统性能。结果表明,系统相当于一复振幅线平移不变系统,具有低通特性和层析特性。
2002(7):717-721,725.
摘要:用几何射线的分析方法对光纤前向远场散射频谱图样分布及光纤缺陷可能对散射图样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和实验分析。初步建立了分析光纤前向散射图样的数学模型,给出了各种光纤缺陷可能对散射图样产生的影响。
2002(7):722-725.
摘要:采用与土木工程施工特点相适应的传感器工艺与保护方法,将光纤Bragg光栅(FBG)埋于正在建设的呼兰河大桥预应力箱梁中,测量了预应力张拉过程中混凝土结构内部的应变变化。结果表明,FBG显示了良好的传感性能,能够监测混凝土内部应变状态,发挥出成活率高、绝对值测量和寿命长等优势,为建立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奠定了基础。
2002(7):726-729.
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联合代数重建法的改进算法(MSART)。该算法将穿过像素的射线长度和灰度值综合考虑进误差分配公式,有效地抑制了联合迭代重建法(SART)的边缘效应,使得重建精度大大提高。即使在少数投影有限角图像重建中,通过选择合适的投影方法,也能达到最大误差不大于5%,平均误差不大于1%的重建效果。
2002(7):730-732.
摘要:设计了一种主要由液晶光阀,液晶显示器等构成的新型实时指纹识别系统。直角棱镜作为指纹的实时读取装置,参考指纹图像和待识别指纹图像分别从两条光路中输入进行联合变换,降低了对液晶光阈分辨率的要求;在联合变换频谱面上进行高通滤波,将指纹图像预处理与相关运算合为一个过程同时进行,不仅减少了中间过程,还增强了互相关信号的强度,使识别又快又准确。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结构紧凑,实时性强和识别效果高,便于小型化和实用化。
2002(7):733-736,743.
摘要:提供了一种用于人机交互(HCI)的手势语言可视化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用于几种控制命令的手势的探测、分割、特征提取及识别,第一步的处理都用到了神经网络方法,像肤色探测、主元分析(PCA)以及在编码识别。实验结果显示正确识别率高达94%。
2002(7):737-739.
摘要:以平面波照明物体的自由空间菲涅耳衍射光场分布为对象,分析了其与分数傅里叶逆变换标准频谱分布的等效性;提供了平面光波照明条件下,分数傅里叶逆变换单透镜光学实现基本单元参量选择的判定法则。计算机模拟实验证明了结论的可靠与可行。
2002(7):744-748.
摘要:给出了有驱动场位相涨落的开放的梯型无粒子数反转激光(LWI)系统增益、色散和布居数差的定态解析解,进而用得到的数值计算结果分析了驱动场位相涨落对增益、色散和布居数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驱动场位相涨落将导致有限线宽;随着线宽的增加,系统增益单调地减小,但系统色散的变化并不是单调的,当线宽取某个值时,色散有极大值;线宽的变化不能导致无反转激光向反转激光的转变。
2002(7):749-752.
摘要:利用多模压缩态理论,研究了文献[1]构造的两类多模叠加态的广义非线性振幅不等幂次压缩特性。结果找到了这两类态存在振幅不等幂次压缩效应的条件、发现两类态之间呈现“相似压缩”和“简并压缩”现象,表明它们是典型的多模非经典光场,文献[1]是本文在一定条件下的特例。
2002(7):753-756.
摘要:报道了1000K以下的温度领域观察到的未知的碱金属钠和钾蒸汽的发光现象及其诱发方法。将钠和钾加热到一定的温度以上并使稀有气体的氩气和氦气在其周围以一定的速度流动,就可以观察到这些碱金属蒸汽的发光。被观察到的钠和钾发光的最低温度分别约为493K和523K。我们认为该发光是温度梯度诱发的萤光,其发光机理有待研究。
2002(7):757-758.
摘要: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了云母波片偏光透射干涉谱,通过对该光谱理论和实验上的分析,提出了云母波片属性的分光光度计标定法。利用该方法可以准确标定波片的1/2或1/4属性以及波片的快慢轴方向。
2002(7):759-762.
摘要:甚短距离传输(VSR)是一种用于短距离(约300m)内进行STM-64帧数据的光传输系统。它比一般的10Gbps光传输系统成本低,主要应用于交换机、核心路由器(CR)、分插复用器(ADM)和波分复用(WDM)终端等网络中不同层次设备之间的互连。本文介绍了VSR的4种标准,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并对VSR的应用做了讨论。
2002(7):763-766.
摘要:三色光栅是一种特殊的空间光调制器。通过原理分析说明,三色光栅具有的多光谱的空域复用、频域分离的结构特点。介绍了它在以白光信息处理为基础的信息技术领域如彩色摄影、白光彩色相关识别、多通道光谱段摄影等方面的应用研究状况;指出基于三色光栅思想还可以构造出各种各样的多色光栅器件,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