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9):877-880.
摘要:对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及由此制成的谐振增强型(RCE)光电探测器进行分析研究,激光器的Ith=3mA,ηd=15%,λp=839nm,和Δλ1/2=0.3nm,具有良好的波长选择特性,量子效率5%-35%(0V-5V),优化设计顶镜反射率,还能得到量子效率峰值和半宽优化兼容的VCSEL基RCE光电探测器。
2002(9):881-884.
摘要:在有效质量近似下,分析了GaAs/GaAlAs量子阱结构中有限深势阱(FPB)和理想的无限深势阱(IPB)的粒子的基态能级,得到零电场下等效宽度与阱真实宽度之间的显式表达式,发现结果与前人的数据吻合得很好,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该公式在非零电场下仍然适用,并从波函数角度进行了论证。
2002(9):885-888.
摘要:在使用相位掩模板技术写入光纤光栅(FBG)时,观察到,当夹固光纤的张力不一样时,光栅写入时所监视到的布喇格波长也不一样,利用这种现象,直接探测了FBG中的光弹效应,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计算发现,光纤的有效应变光系数不是常数,而是随着光纤轴向应变的增大而略微增大,这和通常的说法不一样。
2002(9):889-892.
摘要:采用了电沉积在SnO2透明导电玻璃上制备了硫化锡(SnS)薄膜,并对用电化学法实现Sn和S共沉积的条件参数进行了理论探讨,实验中,利用SnCl2和Na2S2O3的混合水溶液作为电沉积液制备了均匀的SnS薄膜,对实验参数进行了优化,对薄膜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SEM)测量及光学测试,。实验发现,制备的薄膜为多晶的斜方晶系结构,晶粒大小约为150nm,直接光学带隙在1.36-1.73eV之间可调。
2002(9):893-896.
摘要:从理论和实验对非均匀反射全息滤光片的调谐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反射全息滤光片不仅具有高光密度(大于4D)和窄带宽,还具有很好的调谐性能,同时对均匀介质和非均匀介质耦合波理论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证明非均匀介质耦合波理论模型更加符合实验结果。
2002(9):897-899.
摘要:基于接触式电极化法对Mach-Zehnder(M-Z)型有机聚合物电光强度调制器进行了研制,所研制的器件,在1550nm光波波长下,半波电压约为45V,消光比大于20dB,器件可以在推挽方式下进行工作,测得器件结构引入的损耗小于0.5dB,电极化后所具有的聚合物电光系数为11.1pm/V .
2002(9):900-903.
摘要:采用峰值功率600W的准连续(QCW)激光二极管阵列(LDA)端泵浦Nd:YAG晶体,其耦合装置为自制的微柱透镜阵列和透镜导管,使用Cr^4 :YAG可饱和吸收晶体作为Q开关,并选取长度较短的Nd:YAG晶体,从而使激光腔的长度缩短到11mm,实验研究了在较短的腔长条件下调Q输出多脉波形的时间、空间分布,采用平-平腔结构时,每次泵浦脉冲获得单脉冲输出,脉冲宽度<4ns,能量4.5mJ。
2002(9):904-907.
摘要:提出用集成透射式光学系统准直LED的发散光,以USB/IrDA网络适配器为例,将准直光学系统集成在红外通讯卡上进行连机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Winodws 98环境下,红外无线传输距离由原来的1.5m增大至4.1m,有效传输速率略有增大;Winows 2000环境下,传输距离为2.0m时,有效传输速率由原来的1.04Mbps提高至2.00Mbps,传输性能明显改善。
2002(9):908-912.
摘要:设计并分析了用于多信道色谱补偿的薄膜Gires-Tournois干涉仪(GTI)型光学全通滤波(OAPF),讨论了反射镜的膜层结构对器件 的群延迟谱和反射谱的影响,。以及大角度入射引起的偏分离现象和幅度畸变现象,给出了单级和多级串拉OAPF的初步设计结果。
2002(9):913-915,919.
摘要:以传统 4片 70°视场蔡司目镜为基础 ,用折 /衍混杂单透镜代替系统中的双胶合透镜 ,给出了衍射面分别位于单透镜两面不同位置时的折 /衍混杂目镜系统。结果表明 ,所设计的折 /衍混杂系统优于传统蔡司目镜 ;垂轴色差降低了 1个数量级 ,像散降低了 34% ,垂轴像差对于 0°、4 9°和 70°视场分别降低了30 %、16 %和 2 0 % ;系统的重量和尺寸有了很大的改善 ,分别降低了 5 7%和 10 % ,该折 /衍混杂目镜满足现代化广角 70°视场的头盔系统的一般要求
2002(9):916-919.
摘要:从理论分析了光在自聚焦透镜中的传播性质,进而提出了保偏双光纤准直器的设计和研制,实验结果表明。该保偏双光纤准直器具有良好的插损,回损等性能,并且能成功的运用于偏振光合束器中。
2002(9):920-922.
摘要:用激光二极管(LD)作泵浦源,测量Nd:GdVO4和Nd:YVO4晶体的热焦距之比为1.0:0.6。对平-凹腔,利用不同透射率的输出窗片,研究了Nd:GdVO4晶体的连续激光输出特性,当输出窗片透射率为15%时,阈值为0.251W,对应着21W的泵浦功率,得到10.52W的1.06um连续光输出,光-光转换效率达到50%。
2002(9):923-925,929.
摘要:基于磁致伸缩效应,利用微分干涉仪,设计了一种光纤电流传感器,可用于高精度,高灵敏度电流和磁场的测量,分析了用磁致伸缩效应实现光纤电流传感器的原理,建立了基于磁致伸缩效应传感头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实验对光纤电流传感器的输入-输出特性,直流偏置特性和精确度等进行了研究,在8-200A的电流测量范围内,测量比差约为0.5%。
2002(9):926-929.
摘要:从衍射光学角度出发,分析了超结构光纤Bragg光栅(SFBG)的制作理论模型,进而采用理想模展开的耦合模理论对SFBG的模场分布进行了分析,给出了SFBG的耦合模方程,并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其反射谱进行了计算机模拟。
2002(9):930-933.
摘要:为实现动态指配光网络资源功能,提出了一种用户网络接口(UNI)信令协议系统,该协议系统基于层叠模型,支持多种类客户寻址,分析了协议系统设计的出错处理并采用时序逻辑描述和验证了其容错性质,验证结果表明,系统在网络正常和超时故障条件下均能确保对光通道的建立,修改、拆除和查询等操作无误。
2002(9):934-937.
摘要:从理论上研究了一阶和高阶偏振模色散(PMD)后补偿器工作时补偿光纤与被补偿光纤的PMD矢量在Stokes空间中的相对位置关系,由此提出了其在小PMD和大PMD情况下可能的工作方式,以故障概率为指标,数值结果表明补偿器在这些工作方式下的补偿性能与实际补孙器所能达到的最佳性能一致。
2002(9):938-940.
摘要:对基于保偏光纤(PMF)级联的偏振模色散模拟器(PMD emulator)产生的二阶PMD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采用偏振控制器(PC)连接明显优于可旋转连接器(FC)连接,当级联段数N=8时,PC连接的模拟器产生的二阶PMD与理论曲线基本符合;PMF的长度对PMD模拟器模拟二阶PMD并没有明显影响。
2002(9):941-944.
摘要:分析了脉冲频率调制 (PFM)调制方式的频谱特点和 PFM光纤传输系统的工作原理 ,给出硬件实现的关键参数 ,开发研制了发射光端机和接收光端机。主要技术指标为 :视频信噪比达 75 d B,微分相位<3°,微分增益 <3% ,无中继传输距离 (单模光纤 1.3μm)达 5 0 km。
2002(9):945-948.
摘要:利用显式有限差分法数值解阶跃多模光纤的功率流方程,研究阶跃塑料光纤中不同入射光束的模式耦合模式及模式耦合引起的衰减,得出塑料光纤达到模均衡分布的模式耦合长度是20m左右。
2002(9):949-952.
摘要:对引脚边缘轮廓进行提取 ,采用亚像素细分的方法 ,使引脚边缘测量精度达到亚像素级 ,并利用三次样条插值拟合出引脚边缘灰度的分布函数 ,实现了引脚边缘位置的精确定位。实验证明 ,该方法能够达到集成引脚位置偏差 3°的工业检测指标
2002(9):953-955.
摘要:提出一种采用多探测光路的角位移量程扩展方案 ,可以在不降低分辨力的条件下 ,将量程扩展多倍 ,使传感器同时具有高分辨力、大量程的优点。结果表明 ,量程扩展到 36 0 ",两光路的分辨力分别为0 .0 0 4 "和 0 .0 0 5 "。
2002(9):956-958.
摘要:传统的N步相移技术在实验测量时必须采用精密的移相装置,以获得定步长的相移步进值,当存在相移步进偏差时,就不能够准确地解调出相位,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定步长的相移相位恢复算法,能够准确地解调出相位,降低了对移相装置的精度要求,大大提高了测量系统的精度和自动化程度。
2002(9):959-961.
摘要:介绍了激光视觉汽车车轮的定位原理,提出了在光平面内用最小二乘多次曲线拟合来求取车轮胎冠最高点3D坐标的方法,实验结果稳定可靠,轮冠最高点3D坐标测量的标准偏差σ=0.03mm。
2002(9):962-965.
摘要:发现基于正交解调算法的三维(3-D)轮廓术存在的三种主要误差,激光干涉仪的激光散斑造成的误差;正交解调算法中混频频率所引入的误差,结构光中余弦条纹形变造成的误差,对3种误差进行了实验及理论分析,给出了最终的修正结果。
2002(9):966-968,975.
摘要:用波前相因子判断法,将球面波照明物体的自由空间菲涅耳衍射光场分布与分数傅里叶逆变换的标准频谱分布进行位相比较,提供了广义条件下光学分数傅里叶逆变换的无透镜模式,给出其光学实现基本单元参量选择的判定法则,计算机模拟实验证明了结论的可靠与可行。
2002(9):969-971.
摘要:将有机染料若丹明B(RhB)以溶胶-凝胶方法镶嵌于SiO2凝胶载体中,测量了样品的吸收光谱和发光光谱。发现,以凝胶玻璃作载体,染料的集聚程度降低,发光光谱发生红移,认为,与凝胶介孔的弱极性环境和激发态分子的偶极矩的减小有关。
2002(9):972-975.
摘要:测定了二氢卟吩类光敏剂CPD1的光谱参数及敏化单态氧的能力.结果表明 在有机体系(THF)中,CPD1红光区最大吸收峰位于666 nm处,吸收系数达2.20×105 cm-1*mol-1*L;在生理盐水(NS)中,CPD1红光区最大吸收峰位于654 nm处,吸收系数达6.50×104 cm-1*mol-1*L,比血卟啉衍生物(HpD)约高2个数量级;单态氧量子产率为0.57,其对HL-60细胞具有良好的光灭活作用,提示CPD1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光动力疗法(PDT)光敏剂.
2002(9):976-978.
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光学相干层析(OCT)测量生物组织折射率的光程匹配法,该方法通过缩短测量时间,保证了测得的折射率接近于生理状态,测量了标准样品熔石英及真实样品黄瓜浅表层在850nm和1300nm波长下的折射率,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分析表明,光程匹配法对焦追迹法的有效补充。
2002(9):979-982.
摘要:光纤耦合器型光纤光栅滤波器(FCFGF)综合了光纤耦合器的多端口特性和光纤光栅良好的波长选择性特点,形成了一种低成本的全光纤滤分复用(WDM)器件,本文综合评述了各种不同结构的FCFGF的工作原理,基本特点及其应用。
2002(9):983-986.
摘要:说明了光栅投影三维测量技术的原理;就国内外的研究和应用状况,对三维测量中的关键技术,如相位测量,解相位,数据配位和拼接,系统结构的调整和标定等进行了分析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