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1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光电子·激光》2006年第17卷总目次

      2006(12).

      摘要 (355) HTML (0) PDF 0.00 Byte (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第1期光电子器件和系统发光二极管中负电容现象的实验研究…………………………………………………………………………………王军,冯列峰,朱传云,等(1)发光二极管中负电容现象的机理………………………………………………………………………………………冯列峰,朱传云,陈永,等(5)10GHz再生锁模光纤激光器获得光纤超连续谱的研究………………………………………………………………王肇颖,贾东方,葛春风,等(9)高功率掺Yb3+双包层光子晶体光纤超荧光光源……………………………………………………………………刘胜利,李乙钢,张炜,等(14)基于…

    • 2006(12).

      摘要 (6760) HTML (0) PDF 0.00 Byte (1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光电子器件和系统
    • 电子束刻蚀分步啁啾相位掩模板的优化

      2006(12):1409-1412.

      摘要 (541) HTML (0) PDF 0.00 Byte (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掩模板制造过程中采用的是分步啁啾方法,分步间长度容易出现误差,这种接缝误差是引起啁啾光纤光栅(CFBG)时延纹波的系统误差。理论分析了相位掩模板的接缝误差对CFBG时延纹波的影响。分析表明,对长度为140mm的掩模板采用1.4mm的步长,接缝误差影响最小。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 MS/RF CMOS工艺兼容的光电探测器模拟与测试

      2006(12):1413-1417.

      摘要 (552) HTML (0) PDF 0.00 Byte (3) 评论 (0) 收藏

      摘要: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与MS/RF CMOS工艺全兼容、带深n阱(DNW)、浅沟槽隔离(STI)的双光电探测器,分析了其工作机理,用器件模拟软件ATLAS对其暗电流、响应电流、光调制频率响应和波长响应进行了模拟。采用TSMC 0.18μm MS/RF CMOS工艺进行了流片,对芯片进行了暗电流和响应度的测试。模拟和测试结果均表明。该探测器与常规双光电探测器相比,具有较低的暗电流和较高的响应度。

    • 利用微结构光纤进行全光再生的实验研究

      2006(12):1418-1421.

      摘要 (676) HTML (0) PDF 0.00 Byte (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自相位调制(SPM)效应和窄带滤波器,在高非线性微结构光纤(MF)中实现了全光2R再生,获得了无波长变换的再生信号。实验中,再生前的信号由经过一段普通单模光纤(SMF)和衰减器的10Gb/s脉冲信号获得,两段MF的非线性系数均为36W-1·km-1。通过两级2R再生后,获得了与初波长相同的再生信号,再生效果良好。实验结果表明,高非线性MF在全光再生方面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 低色温高显色性大功率白光LED的制备及其发光特性研究

      2006(12):1422-1426.

      摘要 (768) HTML (0) PDF 0.00 Byte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GaN基大功率蓝光LED芯片作为激发光源,分别用荧光粉转换法和红光LED补偿法制备了不同相关色温及显色指数的白光LED。对器件的发光特性研究表明,采用监光LED芯片激发单一黄色荧光粉,虽可以获得光通量和发光效率较高的白光LED,但其色温较高,显色性较差;在黄色荧光粉中添加红色荧光粉,由于光谱中红色成分的增加,可降低器件的色温,并提高器件的显色性,但由于目前红色荧光粉的转换效率较低,致使器件的整体发光效率不高;采用蓝光LED芯片激发黄色荧光粉,同时用红光LED进行补偿,通过调整蓝光和红光LED芯片的工作电流以及荧光粉的用量,可获得低色温和高显色性白光LED,而且整体发光效率较高。

    • 中频脉冲磁控溅射制备ZnO:Al透明导电薄膜

      2006(12):1427-1431.

      摘要 (646) HTML (0) PDF 0.00 Byte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中频磁控溅射工艺,以2%的Al掺杂的Zn(纯度99.99%)金属材料为靶材制备平面及绒面透明导电ZnO:Al(ZAO)薄膜,系统研究了衬底温度、工作气压和溅射功率等对平面ZAO结构和光电特性的影响,并对湿法腐蚀制备绒面ZAO薄膜进行了介绍。获得了适合太阳电池的高性能薄膜,其电阻率为4.6×10-4Ω·cm,载流子浓度为4.9×1020cm-3,霍尔迁移率为56cm2/V·s,可见光范围内(400~800nm)的平均透过率大于85%。

    • 不同掺杂位置对双层异质结OLEDs性能的影响

      2006(12):1432-1435.

      摘要 (672) HTML (0) PDF 0.00 Byte (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在双层异质结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s)ITO/N,N'-Diphenyl—N,N’-bis(1-naphthyl)(1,1’-biphenyl)。4,4'-diamine(NPB)/tri-(8-hydroxyquinoline)-aluminum(Alq3)/Mg:Ag发光层Alq3中的不同位置掺杂红色荧光材料4-(dicyanomethylene)-2-t-butyl-6-(1,1,7,7-tetramcthyljulolidyl-9-enyl)-4H-pyran(DCJTB),研究了该类器件中载流子的输运过程、复合位置及能量传递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掺杂剂对于载流子有较强的俘获能力,并影响器件的载流子输运过程以及电流机制;掺杂位置的不同导致器件发光性能发生很大变化,而当掺杂层位于有机/阴极金属界面时还起到阴极电子注入缓冲层的作用。

    • 调整空穴传输层厚度改善蓝光有机器件的性能

      2006(12):1436-1439.

      摘要 (732) HTML (0) PDF 0.00 Byte (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有机发光材料N,N’-bis-(1-naphthyt)N,N’-diphenyl-1,1’-biphenyl-4,4'-diamine(NPB)作为空穴传输层。4,4-dis(2,2’diphenytvinyl)-1,1’-biphenyl(DPVBi)作为发光层,aluminium-tris-8-hydroxy—quinoline(Alq3)作为电子传输层。采用ITO/NPB/DPVBi/Alq3/LiF/Al基本结构,研究了NPB厚度对蓝光有机器件(OLED)的亮度和效率的影响。在DPVBi、Alq3、LiF和Al分别保持在20、30、0.5和100nm不变。而NPB在40、50…和150nm内进行变化,在NPB小于130nm而大于40nm内,亮度随厚度的增加而增加,最大亮度达到6891cd/m^2,对应的效率是1.64cd/A,而色(CIE)坐标的变化范围较小,获得了性能较好的蓝光OLED。

    • 光纤Bragg光栅高压传感研究

      2006(12):1440-1442.

      摘要 (1357) HTML (0) PDF 0.00 Byte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采用特殊压力管封装光纤Bragg光栅(FBG),分析了压力管结构封装FBG的压力响应特性。在0~40MPa压力范围,进行了加压和减压的高压实验。推导了传感器波长与压力间的关系,得到了压力响应灵敏度的解析表达式。实验结果表明:FBG的压力灵敏度为-0.0377nm/MPa,其中心波长与压力变化有着良好的线性关系和重复性,且迟滞性好。

    • LDA泵浦Nd:YVO4/GaAs饱和吸收调Q激光器

      2006(12):1443-1446.

      摘要 (910) HTML (0) PDF 0.00 Byte (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脉冲激光二极管阵列(LDA)作为泵浦源,微柱透镜阵列和透镜导管作为耦合系统,以As^+注入GaAs可饱和吸收片作为被动调Q元件,实现了Nd:YVO4激光器每泵浦脉冲单涧Q脉冲输出。获得调Q脉冲宽度为7ns,脉冲峰值功率为3.4kW,激光器调Q效率为26.8%。对泵浦脉冲峰值、脉冲宽度和重复频率对调Q脉冲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

    • SOI基光学电流传感器的设计与仿真

      2006(12):1447-1452.

      摘要 (473) HTML (0) PDF 0.00 Byte (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将光纤与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技术相结合,设计了一种新颖的检测50Hz高压交流电的光学电流传感器(OCS)。用ANSYS软件分析了器件的模态、动态响应与热膨胀特性,并通过Matlab软件模拟了器件的工作性能。模拟计算表明:ANSYS与理论公式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传感器的量程为100~3600A,对于大电流下的灵敏度可达到0.02dB/A,温度变化±50K时传感器相应的测试误差为0.2%。

    • 采用低温AlN插入层在氢化物气相外延中生长GaN膜

      2006(12):1453-1456.

      摘要 (46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低温AlN插入层在氢化物气相外延(HVPE)设备中生长出高质量GaN膜。X射线衍射(XRD)测量发现,低温AlN插入层有助于提高GaN膜的结晶质量。低温(10K)光致发光(PL)谱测量表明,低温AlN插入层有助于释放GaN膜外延生长的应力。原子力显微镜(AFM)测量显示,GaN膜具有非常光滑的表面形貌,并估算出其位错密度约为3.3×108cm-2。

    • >光电子器件和系统
    • 采用低温AIN插入层在氢化物气相外延中生长GaN膜

      2006(12):1453-1456.

      摘要 (324) HTML (0) PDF 0.00 Byte (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光场数值解的打靶法

      2006(12):1457-1460.

      摘要 (549) HTML (0) PDF 0.00 Byte (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传输矩阵法得到了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s)内部光场应满足的本征方程,并通过打靶法对方程进行了求解。数值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求解速度快和精度高的优点。用该方法模拟分析了有源区两侧GaAs垒层的厚度及spacer层中的Al组份对阈值增益、光限制因子和共振波长的影响。

    • LD端面抽运矩形截面YAG-Nd:YAG复合晶体热效应

      2006(12):1461-1465.

      摘要 (435) HTML (0) PDF 0.00 Byte (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对LD端面和射复合晶体工作特点分析,建立了符合实际工作情况的热模型,利用热传导方程一种新求解方法,提出了矩形截面复合晶体的温度场分布和端面热形变场通解表达式。研究结果表明,当使用输出功率为18W LD端面中心入射复合晶体YAG-Nd:YAG(YAG部分为2mm,Nd:YAG部分掺Nd^3+质量分数为1%)时,在抽运端面中心获得101.35℃最高温升(比全部掺杂Nd:YAG晶体降低了22.3%)和2.61μm最大热形变量。得出了复合晶体可以有效降低晶体中最高温升,但是不能减少晶体端面热形变的重要结论。

    • DLP背投电视色轮滤色片的理论分析和设计

      2006(12):1466-1469.

      摘要 (507) HTML (0) PDF 0.00 Byte (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结合色度学的基本理论和DLP(digital light processing)投影电视光学引擎的工作原理,分析了色轮滤色片光谱透过率变化对系统显示三原色的影响,以夏新DL52HWT型投影电视光学引擎的色度学特性为目标,进行了色轮系统的设计。通过与原有系统的原色色度、白场平衡和颜色复现误差等相关色度学特性进行比较,设计结果达到,预期目标,能够满足彩色电视显示的需要。

    • 基于嵌入式Web服务器的科学级CCD数据采集系统

      2006(12):1470-1473.

      摘要 (751) HTML (0) PDF 0.00 Byte (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出了基于嵌入式Web服务器的科学级CCD数据采集系统设计的新方法,并以ARM微处理器和嵌入式Linux为平台,结合光纤传输模块实现了数据采集。试验表明,该系统可实现对科学级CCD进行远程数据采集和高效数据传输,数据采集距离可达100m以上,数据传输速率可达8MHz,并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不受传输距离限制等特点。

    • 高效腔内色散调Q Nd:YAG紫外激光器

      2006(12):1474-1476.

      摘要 (658) HTML (0) PDF 0.00 Byte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避免激光器不稳定的色散调Q YAG激光谐振腔设计,用Ⅰ类非临界相位匹配LBO晶体,在腔内产生二次谐波,产生的532nm与腔内1064nm在腔内经过Ⅱ类临界相位匹配LBO晶体产生355nm的紫外激光。为了提高谐波转化效率,分别在腔内插入了λ/4波片、偏振片,得到在泵浦捕运光功率约为120W时输出2.5W的355nm紫外激光,功率稳定性RMS在3h内小于0.8%。

    • >信息光电子技术
    • 一种光突发交换网络的故障监测与定位机制

      2006(12):1477-1481.

      摘要 (600) HTML (0) PDF 0.00 Byte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出了一种用于光突发交换(OBS)网络的故障监测机制。针对传统光网络监测方法在OBS网络环境下必然产生过多误告警的缺陷,充分利用突发控制分组(BHD)所包含的数据信道信息,控制监测点的告警允许时闸,使故障监测点为故障定位模块提供更为可靠的告警信息,从而达到快速故障检测和故障定位的目的。仿真和分析表明,该机制能有效减少误告警数目,而几乎不产生漏告警,特别是在需要的故障检测时间越短时,过滤掉的误告警数目越多。

    • RZ-DPSK传输系统相位噪声的比较分析

      2006(12):1482-1486.

      摘要 (500) HTML (0) PDF 0.00 Byte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建立了单信道40Gbit/s归零-差分相移键控码(RZ-DPSK)传输系统模型,详细地分析并比较了线性相位噪声和非线性相位噪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放大器自发辐射(ASE)噪声带来的线性相位噪声对传输系统的性能影响最大,ASE与自相位调制(SPM)相互作用引起的Gordon-Mollenauer(G-M)相移次之,带内四波混频(IFWM)的影响最小。在最优输入功率的条件下,由ASE带来的线性相位噪声引起的系统差分相位Q值代价大于204dB,由G-M相移引起的系统差分相位Q值代价小于7.5dB。仿真结果表明,对于采用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级联放大的单信道40Gbit/s RZ-DPSK传输系统,ASE噪声是限制系统无中继传输距离的最主要因素。

    • >材料
    • ZnS:Er量子点材料制备及其受激发光特性研究

      2006(12):1487-1491.

      摘要 (520) HTML (0) PDF 0.00 Byte (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水性介质中,制备了ZnS:Er量子点,并对其的X射线(XRF)谱、X射线衍射(XRD)谱、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图像和光致发光(PL)谱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所制备的ZnS:Er量子点材料中Er的浓度,观测到ZnS:Er量子点呈粒径为4nm的近球型结构。利用LD激发,在LD不同电流强度下得到ZnS:Er量子点从波长1500nm到1650nm的宽谱发射,并随着电流强度的增加ZnS:Er量子点的发射强度明显增加,当电流强度达到1.5A时,1545nm波长处的发射峰更明显。

    • 有机聚合物BPDA-ODA-DR1的合成及热光性能的研究

      2006(12):1492-1496.

      摘要 (656) HTML (0) PDF 0.00 Byte (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3,3’,4,4’-联苯四甲酸二酐(BPDA)、4,4’-二胺基二苯醚(4,4’-ODA)和分散红1(DR1)合成了可制作光波导器件的聚酰亚胺(PI)有机聚合物,采用示差扫描量热(DSC)、热失重分析(TGA)和紫外吸收光谱等方法对其热稳定性和光学性质进行了表征。DSC和TGA结果显示,该PI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248℃,在5%的热失重温度为285℃,表明具有非常好的热稳定性。演示了用阿贝折射仪测定该材料的折射率(n)和热光系数(dn/dT)的方法;通过改变PI含量的方法,方便地实现了聚合物体系的折射率控制;通过热光系数的测量,计算了聚合物的介电常数(ε)、介电热光系数(dε/dT)和体积热膨胀系数β及其变化率(dβ/dT)。制得的聚合物材料的dn/dT为-2.2615~-3.7028×10-4K-1,dβ/dT为2.22~6.14×10-7K-1,表明该聚合物在低驱动功率的新型数字热光开关、光通信器件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 双缺陷光子晶体禁带结构特性研究

      2006(12):1497-1501.

      摘要 (500) HTML (0) PDF 0.00 Byte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特征矩阵法研究了带有双缺陷的一维光子晶体的禁带结构特性。由于两缺陷间存在相互作用,其禁带结构的性质受到两缺陷间隔光学厚度及缺陷层折射率的影响。定义了描述两缺陷间相互作用强弱的关联系数,进而分析了关联系数与两缺陷层间相隔光学厚度及缺陷层折射率的关系。通过数值计算和计算机模拟,确定了光子晶体结构的特征间隔光学厚度。

    • >测量·检测
    • 爆炸冲击的激光多普勒远距离测量技术的研究

      2006(12):1502-1506.

      摘要 (572) HTML (0) PDF 0.00 Byte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激光多普勒效应和数字信号处理方法,获取爆炸冲击过程中的高速变形参数,以此作为对爆炸强度分析的依据。根据爆炸变形的特点,设计了外差式纵向激光多普勒测量系统,提出了相应的数字滤波和频谱分析的信号处理方法,实现了爆炸变形的动态测量。系统测量的位移量程为±30mm,速度量程为-10~+20m/s,测量距离为4.5m。与振动台的试验对比,位移测量相对误差小于1%。给出了圆筒钢制爆炸容器在300gTNT当量炸药爆炸过程中弹性变形的测量结果。

    • 激光电离源离子迁移谱仪检测甲醛

      2006(12):1507-1509.

      摘要 (529) HTML (0) PDF 0.00 Byte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激光作为离子迁移谱(IMS)仪的电离源,研究了在大气压力下对痕量物质甲醛进行检测的方法。介绍了实验装置,讨论了迁移管两端电压、温度以及激光能量不同的条件下获得的离子信号强度(减去本底后的强度),得到了很有意义的实验结果。结果表明,该方法行之有效,并且得到了很高的探测灵敏度,检测极限达到了ppb量级。

    • >图像与信息处理
    • 用于人脸识别的多年龄人脸图像合成

      2006(12):1510-1513.

      摘要 (800) HTML (0) PDF 0.00 Byte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决人脸识别中识别率随年龄变化急剧下降,提出了一种多年龄人脸图像合成方法。首先将测试图像表示为形状向量和纹理向量,之后用渐进智能神经网络(IINN)估计测试图像的年龄,然后利用事先训练的查找表计算目标年龄的形状向量和纹理向量,最后利用基于三角形的仿射变换把目标年龄的形状和纹理结合起来,生成目标年龄的人脸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由1幅图像重构不同年龄时期的人脸图像,有效“改变”人脸图像的年龄。

    • 一种基于图像特性的快速运动估计算法

      2006(12):1514-1518.

      摘要 (683) HTML (0) PDF 0.00 Byte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出了一种应用在H.264中的基于图像特性的快速运动估计算法,简称图像特性快速算法(CPFA)。该算法利用图像序列时间和空间的相关性,为当前待编码宏块定义广宏块支持区的矢量参考集,通过该参考集对图像的运动特性进进判定,然后根据图像特性采用自适应的搜索策略,实现了一种简单高效的搜索方法。实验表明,CPFA在保证重建图像质量没有明显下降的前提下,编码速度有了显著提高。

    • 基于曲波系数相关性的去噪算法

      2006(12):1519-1523.

      摘要 (770) HTML (0) PDF 0.00 Byte (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利用曲波对图像进行分解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考虑不同尺度分量的曲波系数间是相互关联的系数概率密度函数(PDF)模型,不同尺度的系数选择依赖其父层系数的大小,从而保证在去除噪声的同时,保留图像的纹理边缘等细节信息,然后对图像进行重构。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去除噪声,同时较好地保留了图像的纹理和边缘等细节,而且对图像质量有进一步的改善。

    • 交比不变获取标定点的不确定性分析

      2006(12):1524-1528.

      摘要 (734) HTML (0) PDF 0.00 Byte (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基于交比不变原理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估计光平面上标定特征点的世界坐标的多组取平均的方法。利用多于3组4个共线已知坐标的特征点,分别估计光平面上标定特征的世界坐标,然后取平均值作为标定特征点的世界坐标,可以有效地获取高精度的结构光标定特征点。分析了影响特征点估计精度的不确定性因素,并给出了估计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案。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基于交比不变标定特征点估计不确定度评定方案的有效性,并对多种特征点什计方法进行了试验与比较,提出了进一步提高估计精度的措施,为交比不变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 >生物医学光子学
    • 基于功率型LED的在体整体荧光光学成像

      2006(12):1529-1533.

      摘要 (970) HTML (0) PDF 0.00 Byte (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发光二极管(LED)替代常用的荧光激发光源汞灯,以实现基于LED的整体荧光光学成像(简称整体成像)。首先通过光谱计算分析,探讨了在不同波段与汞灯激发的荧光量相当时LED需要输出的光通量。以此为依据选择LED,构建了基于功率型LED的整体成像系统,用其动态监测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肿瘤在裸鼠体内生长和药物治疗过程。实验表明,功率型LED可在类似于整体成像需要较大光功率的场合中应用。光源替代时,若两光源的光谱在选择的波段内分布不一样,则有必要考虑不同波长的光激发荧光效率差异的影响。

    • 块状生物组织体准直透射率的直接测量

      2006(12):1534-1537.

      摘要 (294) HTML (0) PDF 0.00 Byte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直接测量块状生物组织体的准直透射率,理论分析并实验验证了Ar^+激光488nm准直光辐照在块状离体猪肌肉组织的透射散射光的空间分布。实验结果表明:组织体厚度大于3~4平均自由程(MFP)时,透射散射光空间分布近似为各向同性,样品后表面的散射光通量为一恒量。满足此条件下,总透射率与准直透射率之差和样品与探测器间距的平方成反比,沿准直光出射的方向改变探测器的位置进行测量,可得到块状生物组织体的准直透射率。

    • 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光学与光电子学领域资助项目一览表

      2006(12):1538-1542.

      摘要 (294) HTML (0) PDF 0.00 Byte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光学与光电子学领域资助项目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