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华杰 , 于永森 , 郑杰 , 曹英晖 , 郑伟 , 张玉书
2007(6):645-648.
摘要:采用啁啾相位掩膜板和程控扫描曝光技术,在经过载氢增敏处理的普通单模光纤上制作出可以用于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增益谱平坦化的啁啾光纤布喇格光栅(CFBG)型增益平坦滤波器(GFF),运用数值解析的方法得到曝光量曲线,并将之分解成曝光频率、曝光功率密度、光斑尺寸和光纤移动速度的曝光函数,按照曝光函数进行程控扫描曝光从而精确控制光栅的反射率.对制作的CFBG进行退火老化处理和温度补偿及保护封装,封装后GFF的温漂系数在-20~ 70 ℃内变化小于1 pm/℃,经平坦后的EDFA增益谱在30 nm带宽范围内,不平坦度<±0.3 dB.根据不同的EDFA的ASE谱,可程控给出不同的曝光函数,以制作具有不同反射谱的CFBG型GFF.
2007(6):653-655.
摘要:提出在玻璃纤维智能复合筋(GFRP)中布设光纤光栅(OFBG),研制出了GFRP-OFBG传感器.通过位伸试验发现,GFRP-OFBG传感器极限应变约为裸OFBG的1.6倍,接近钢铰线极限应变的75%;通过标定试验,得到了它的应变灵敏度系数.对GFRP-OFBG传感器在吊杆中的布设工艺进行了探索,形成了自监测智能吊杆,并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GFRP-OFBG传感器能够很好地表征吊杆受力情况,测试结果与实际值非常吻合.
2007(6):656-658.
摘要:为了满足评价系统中光器件的光学偏振相关效应(OPRE)所需标准偏振激光光源的需要,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偏振态发生器(PSG)的实现方法,使用激光光源、线性起偏器、可旋转的1/4波片(QWP)和可旋转的1/2波片(HWP)的组合实现任意偏振态激光的产生.利用一种简便的二维平面几何方法,从理论上分析了该方案的正确性,并推导出了相应的控制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PSG可以提高精度产生任意偏振态,并且具有成本低、易于实现和控制算法简单等优点.
2007(6):659-662.
摘要:采用超高频(VHF)结合高压(HP)的技术路线,在较高SiH4浓度(SC)下实现了微晶硅(μc-Si:H)薄膜的高速沉积,考察了衬底温度在化学气相沉积(CVD)过程中对薄膜的生长速率以及光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薄膜微结构特性随衬底温度变化是导致薄膜电学特性随衬底温度变化的根本原因;HP与低压条件下沉积的μc-Si:H薄膜的特性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不同,在试验温度范围内,HP高速沉积的μc-Si:H薄膜生长速率不同于低压时随温度升高而下降的趋势,而是先增大后趋于平稳,晶化率随温度升高也不是单调增加,而是先增加后减小.
2007(6):666-668.
摘要:利用AlGaInAs-InP应变多量子阱(MQW)材料导带偏移量大的特点,制作了基于AlGaInAs-InP材料的无制冷脊波导分布反馈式(DFB)激光器.为提高器件调制速度,制作了2 μm宽的脊波导结构,并在脊波导两侧填充1.5 μm厚的SiO2层,从而有效降低器件寄生电容.室温条件下,DFB激光器典型阈值为15 mA,特征温度达88 K,边模抑制比大于50 dB,3 dB小信号调制响应带宽超过15 GHz.
2007(6):669-671.
摘要:理论分析了光纤信号传输系统中光纤端面菲涅耳反射所引起回波的多光束干涉效应,计算了光纤端面的反射回波相干叠加后回波光强随光纤端面间距的变化,针对光的振幅调制设计了基于回波干涉效应的新型光纤信号调制.实验中,从光纤耦合器输入端输入光波,将调制信号以电压形式加载于压电陶瓷管,使其伸缩振荡来控制两光纤端面间距离,光信号在光纤端面发生菲涅耳反射产生回波并发生回波干涉效应,从光纤耦合器回波端得到回波信号.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光纤信号调制器获得调制度约为95%,信噪比约为10 dB,带宽约为200 kHz.
2007(6):675-678.
摘要:研究一种沿表面膜系厚度线性变化型介质薄膜滤波器(TFF).从理论分析了介质层相对于基底的倾斜角对滤波片偏振相关损耗(PDL)、调谐偏移、带宽、通带纹波及插入损耗的影响.设计制作了高精度的调谐控制驱动电路,在1 531.6~1 667.9 nm的调谐范围内的3 dB带宽为0.6 nm,20 dB带宽小于3 nm,调谐误差小于0.1 nm,插入损耗小于2.8 dB(光纤到光纤),取得了接近恒定的传输特性.
2007(6):679-682.
摘要:提出了高速光差分相移键控(DQPSK)调制中预编码的实现方法.该方法通过研究光DQPSK的调制方式和接收模型,得出预编码器的编码特性图,利用卡诺图化简推导出DQPSK预编码器逻辑表达式.使用该方法,可以根据光DQPSK的调制方式和接收模型,设计相应的预编码器.
2007(6):698-700.
摘要:采用365 nm的门光束和633 nm的记录光在LiNbO3:Fe:Cu晶体(Fe:0.15%,Cu:0.01%)中实现了双色记录和无损读出.依据双色复用记录中的擦除特性,采用合适的曝光时序,在LiNbO3:Fe:Cu晶体中实现了50幅全息光栅的双色复用记录和固定,衍射效率基本相等,平均固定效率达到61%,在3.0 mm的晶体中固定后的动态范围M/#为2.2.
2007(6):701-705.
摘要:通过在明胶层中引入新型多色光敏剂及光化学增感助剂,成功研制出了三基色感光度达30 mJ/cm2、衍射效率大于85%和分辨率大于5 000 lines/mm的全色铬酸盐明胶全息记录新材料.对其配方构成、光谱响应曲线、三基色感光灵敏度、反射体全息光栅的光谱选择性、透射体全息光栅的角度及波长选择性等特性进行了报道,对其在真彩色全息显示、角度复用波长复用全息存储等的初步应用结果作了简要的介绍.
2007(6):710-713.
摘要: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平面物体表面积精密测量方法.首先,采用2维图像测量机采集被测物体图像,应用3次B样条主动轮廓线使其收敛到图像目标轮廓边缘,根据封闭3次B样条曲线的面积公式计算出图像目标像素面积;然后,计算出收敛主动轮廓线形心坐标,设计了一种新颖的形心自标定技术,根据形心坐标位移和双频激光测长仪测量位移求解像素尺寸当量.将该方法用于工件表面微小圆孔的实际面积测量,当控制点数目为20时,实际面积测量重复性误差小于0.30%.
2007(6):717-720.
摘要:针对现有的大部分口播帧识别方法均缺乏通用性,提出一种基于口播帧分布特点、无须模板的检测算法.首先,视频流被切分为镜头集合并提取满足一定条件的候选镜头;其次,对相似镜头进行聚类;最后,研究每个类的分布特征.根据口播帧时间分布特征,检测出包含口播帧的聚类集合.实验表明,本文算法实用性强,应用范围广,准确率基本达到100%.
2007(6):721-724.
摘要:基于总值归一化法,通过顺序形态变换实现双色荧光图像数据的校正,对双通道检测的2种不同波长的Cy3、Cy5荧光图像进行了背景分析和归一化系数计算,数据分析显示双色荧光图像背景分割准确,依据其计算双色荧光校正信号,能消除检测通道(PMT)等因素造成的差异.该方法也适用于多波长荧光数据归一化.
2007(6):725-728.
摘要:研究利用图切割对人体进行有效检测的方法.首先在色相、饱和度和亮度(HSV)颜色空间建立自适应的背景混合模型快速提取背景;然后计算差分并消除阴影;最后构造8连通网络图,使用最小切割完成目标的分割.通过实验,对单模型与混合模型背景、4连通与8连通邻域以及基于数学形态学与基于图切割的分割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实际环境下,采用本方法可快速、有效和鲁棒地对人体运动进行检测,并获得干净、光滑的分割结果.
2007(6):729-733.
摘要:为了提高虹膜定位速度以及准确性和鲁棒性,给出一种快速而准确的虹膜定位算法.首先通过灰度投影和瞳孔中心检测算子,粗略找到瞳孔中心的位置;然后从粗略瞳孔中心出发,利用方向边缘检测算子和投票的方法,找到虹膜内边界上的4个不共线的点,根据4个边界点确定虹膜内边界;再从瞳孔中心出发,利用方向边缘检测算子和投票的方法,找到虹膜外边界上的4个不共线点,根据4个边界点确定虹膜外边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比现有的虹膜定位方法速度快,而且定位准确率高,算法鲁棒性强.
2007(6):734-737.
摘要:在分析人类视觉系统(HVS)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分层数字水印技术.利用HVS对不同区域、不同局部特征的噪声敏感性不同,设置相应的区域水印权重和局部水印权重,将水印按照设置的分层权重嵌入到静态小波变换(SWT)后的细节子带中.利用所提出的新型多分辨率检测器,通过与传统的水印方法比较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透明性和盲检测性;对于常见的压缩、中值滤波等图像处理攻击,该方法表现了很好的稳健性.
2007(6):738-740.
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兴趣点不变矩(IPIM)的图像拼接技术.利用Harris角检测器获取图像中的兴趣点,计算兴趣点邻域的平移、旋转及尺度不变矩,通过比较各兴趣点邻域不变矩的欧式距离提取出初始特征点对,根据几何变换模型剔除伪特征对,最后利用正确映射模型实现图像的拼接.实验表明,该方法对平移以及任意角度的旋转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对于具有小尺度变换的图像仍然具有很好的拼接效果.
2007(6):746-749.
摘要:全景图拼合的预处理主要包括对样本图像的特征提取以及相邻图像的特征匹配.本文首先改进Harris角点检测算子,以便准确提取样本图像的特征点并赋予特征描述符;提出一种基于小波系数的特征索引算法,实现了图像特征点对的快速搜索和两幅图像之间的匹配.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得到的匹配点精确,搜索效率高,能够实现全景图的无缝拼接.
2007(6):750-752.
摘要: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各向异性扩散图像放大的邻域扩散选择平滑法(ADASS),将邻域扩散法与选择平滑滤波器相结合,降低了算法的复杂度,并提高了图像的放大质量.该算法在平滑噪声的同时可以有效地增强边缘,使得放大后的图像无论在边缘处还是平滑区域均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实验结果的主观质量及峰值信噪比(PSNR)值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2007(6):753-756,762.
摘要:采用非抽取小波变换(UDWT),在小波影响锥(COI)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图像去噪方法,能够有效地去除脉冲噪声同时保护图像的边缘.该方法与传统小波阈值去噪法结合,可以很好地抑制高斯噪声和泊松噪声,甚至混合形式的噪声.实验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2007(6):757-759.
摘要:为克服传统的种子活力测定方法存在的测量时间长、种子用量大、测量准确性差和灵敏度低等缺欠,提出了一种以89C55单片机为核心实现对种子活力的快速检测系统.该系统通过测量种子吸胀初期其化学发光(CL)探针试剂介导的CL强度来表征种子的活力.系统基于超弱发光探测技术,采用单光子计数模块(SPCM)来接收CL,具有很高的精度和信噪比,自带步进电机驱动和温度控制,通过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与上位机连接,实时分析处理数据并显示.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具有低成本、高精度和方便实用等优点.
2007(6):760-762.
摘要:在皮肤四层模型基础上,提出采用正常部位皮肤与红斑部位皮肤反射光强倒数的对数差作为参量来表征皮肤红斑病理变化.理论推导表明,在上皮层的黑色素细胞浓度不变和采用同一均匀光源照射假设下,该参量可以直接反映真皮层中血色素浓度偏离正常的浓度.实验研究表明,该能量不受照明光强度变化的影响,在临床中能较好地表现皮肤红斑的病变情况.
2007(6):F0004-F0004.
摘要:《光电子·激光》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中国光学学会光电专业委员会和天津理工大学主办。本刊为中文核心期刊,《工程索引》(EI)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1.刊登内容刊载具有创造性的未曾公开发表过的光电子和激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2.投稿要求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真实可靠,条理清晰,文字精练,语法正确,用字规范。每篇来稿全文一般不超过6000字。来稿务请遵守出版法规和保密规定,勿一稿两投,文责自负。3.英文摘要①不少于100个英文实词。内容包括:研究的主要问题(勿重复文章的题目);采用的实验和理论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