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9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PVK:NPB复合空穴传输层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影响

      2008(9).

      摘要 (733) HTML (0) PDF 0.00 Byte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poly(N-vinylearbazole)(PVK):N,N'-bis-(1-naphthyl)-N,N'-bipheny-1,1'-biphenyl-4,4'-diamine(NPB)掺杂体系作为复合空穴传输层,通过调节该体系的组分,制备了结构为indium-tin oxide(ITO)/PVK:NPB/8-hydroxyquinoline aluminum(Alq3)/Mg:Ag的双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研究了具有不同掺杂质量比的OLED器件的电致发光特性,并对掺杂薄膜的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将NPB掺杂到PVK中会提高空穴传输能力,改善器件的发光亮度和效率,并调节载流子复合区域的位置,光谱谱峰从509 nm移动到530 mm;但随着NPB质量比例提高,掺杂薄膜表面的平均粗糙度由3 nm上升为10 mm,电流密度和亮度先升高后降低.当PVK和NPB的掺杂质量比为l:3时,器件具有最优性能,发光亮度达到7852 cd/m2,功率效率为1.75 lm/W.

    • 用于CMOS图像传感器的列并行RSD循环ADC

      2008(9).

      摘要 (466) HTML (0) PDF 0.00 Byte (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设计了一种用于CMOS图像传感器的列并行RSD循环ADC.转换和采样同步进行,速度比传统的循环ADC提高了1倍,适用于高速实时系统的应用.将采样保持,精确乘2和像素信号的FPN噪声消除功能用1个运放和6个电容来实现,大大缩小了面积.采用RSD算法,不但降低了对比较器的精度要求,并且实现了较高的线性度.通过失调反向存储,基本消除运放失调引入的列FPN噪声.该ADC在0.18μm工艺下,实现了10位精度和500 KS/S的高转换速度.ADC的DNL= 0.5/-0.5 LsB,INL= 0.1/-1.5 LSB.

    • 可见光波段空芯光子晶体光纤的实验研究

      2008(9).

      摘要 (774) HTML (0) PDF 0.00 Byte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合理设计并采用改进的两次堆积法制备出了结构完整的空芯光子晶体光纤(HC-PCF).从实验中测得的透射谱可以看出,所制备的光纤在450~1100mm波段出现了5条宽窄不同的带隙结构.令人欣喜的是,最后观测到空芯中有显著的绿光传出.将带隙传光区域由近红外波段移至可见光波段,既有利于实验中带隙的观测,又为空芯光纤在可见光波段的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 封装材料性能对光纤布拉格光栅温度灵敏度影响分析

      2008(9).

      摘要 (1900) HTML (0) PDF 0.00 Byte (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光纤布拉格光栅封装后其温度灵敏度与裸光纤光栅有很大不同,这是因为封装材料的性能参数(包括泊松比,弹性模量,热膨胀系数及封装厚度)与光纤光栅的材料性能参数不一致造成的.理论分析了封装材料性能参数对光纤光栅温度灵敏度的影响.讨论了化学镀镍FBG的温度灵敏度公式,理论分析并用实验证明了镀镍层厚度与温度灵敏度的关系,理论分析得到化学镀层厚度分别为2.315μm、16.655μm、85.255μm的镀镍FBG的温度灵敏度依次为12.840 6 pm/℃、17.9784 pm/℃、20.202 9 pm/℃,实验值依次为12.313 pm/℃、17.1pm/℃、20.024 pm/℃.理论值与实验值基本一致.

    • 弯晶谱仪在X射线探测中的应用

      2008(9).

      摘要 (39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对激光等离子体进行诊断,研制了聚焦型椭圆弯晶谱仪用来探测等离子体辐射的X射线.谱仪利用从椭圆一个焦点发射出的光线经椭圆面反射必汇聚于另一焦点的性质而研制,椭圆的离心率和焦距分别为0.9586mm及1350mm.在此采用氟化锂(200)(2d=0.4027nm)作为晶体分析器,其布拉格衍射角变化范围为30~67.5°,可探测波长范嗣为0.2~O.37nm.在"神光-Ⅱ"激光装置上进行了打靶实验,利用软X射线CCD相机作为摄谱器件,该谱仪获得了钛的类He共振线(w)、磁四级M2跃迁x线、互组合跃迁y线、禁戒谱线(z)以及类Li谱线(q).实验结果表明该谱仪的最高光谱分辨率(λ/△λ)可以达到1000以上,能够用于激光等离子体X射线光谱学研究.

    • 多层白色有机发光器件的结构和性能优化

      2008(9).

      摘要 (581) HTML (0) PDF 0.00 Byte (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红、蓝、绿为基,制备了不同发光层组合次序的有机发光器件,研究了各发光层的顺序及厚度对器件性能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构成了白色有机发光器件.通过改变关键发光层的厚度,来调节不同颜色之间的平衡,从而达到色度很好的向色;由于关键发光层的厚度很薄,因此得到的器件在高电压的色度漂移也很小.优化的白光器件在200 mA/cm2时,电流效率为3.78 cd/A,色坐标为x=0.345,y=0.323.根据激子产生和扩散理论,讨论了器件性能对于各发光层的厚度及激子扩散长度的依赖关系,拟合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

    • 一种用于大尺寸结构健康监测的光纤传感器

      2008(9).

      摘要 (462) HTML (0) PDF 0.00 Byte (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对较大尺寸的复合材料结构进行健康监测,研制了一种干涉型光纤传感器并验证了其性能.传感器由E2000连接器、单窗口光纤分路器、两根端面镀反射膜的单模裸光纤组成.验证结果表明,传感器测量臂的增量与应变增量有线性关系,温度变化对传感器测量臂的长度也有影响,传感器可以用于判断复合材料的损伤,与SMARTEC公司生产的传感器相比,两者测量值相差很小.

    • 低耦合损耗的光电混合光纤旋转连接器

      2008(9).

      摘要 (677) HTML (0) PDF 0.00 Byte (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设计了一种光电混合光纤旋转连接器,能实现相对旋转的光信号在较大对准误差范围内低损耗连接.旋转状态下的自聚焦透镜准直光纤输出的光信号,并由PIN光电探测器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冉由激光器根据电信号再生出原始光信号继续在光纤通讯系统中传输.该光电混合光纤旋转连接器在离轴偏移量至520μm或对准倾斜角至0.5°时的附加耦合损耗为0.3 dB,而采用双自聚焦透镜的光纤旋转连接器要获得小于3 dB的插入损耗,其离轴偏移或倾斜角度必须小于100 μm和0.10°相比之下,本文设计的光纤旋转连接器能降低系统对机械加上及装配精度的要求,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 离子交换单模玻璃平面波导折射率分布的确定

      2008(9).

      摘要 (602) HTML (0) PDF 0.00 Byte (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Ag-Na离子交换技术制备了玻璃平面波导.求解扩散方程得到Ag离子在玻璃内部浓度分布.使用一次多项式模拟的方法求解折射率变化与Ag离子浓度变化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到了单模平面波导的折射率分布,并验证其与同等实验条件(离子交换时间除外)的多模波导获得的折射率分布函数基本一致.

    • LPE-GaAs微探尖与VCSEL的粘合集成

      2008(9).

      摘要 (473) HTML (0) PDF 0.00 Byte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介绍了应用于扫描近场光学显微术(SNOM)传感头的GaAs微探尖与垂直腔表面发射激光器(VCSEL)的粘合集成方法,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集成后的微探尖与VCSEL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种方法能够成功地将微探尖转移并集成到VCSEL的出光窗口上,实现微探尖与出光窗口的对准,并且整个过程中不会对微探尖造成损伤.这种技术对进一步实现由带有PIN光探测器的VCSEL与GaAs微探尖的混合集成式SNOM传感头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 InP/空气隙结构的制作与特性

      2008(9).

      摘要 (43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采用不同溶液制作InP/空气隙的侧向腐蚀工艺,对腐蚀速率、晶向选择性、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粘附释放工艺;在上述基础上制作完成了InP/空气隙结构,并采用微拉曼光谱来分析其应力分布情况,证实了制作工艺的可靠性.

    • 大角度交叉波导通用模型及其验证

      2008(9).

      摘要 (323) HTML (0) PDF 0.00 Byte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菲涅尔衍射原理,详细分析了光波在大角度交叉区域的传输特性,建立了任意角度交叉波导衍射效应的通用分析模型,得到在一定光波导结构条件下衍射损耗、端面反射及串音与交叉角度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BeamPROP光学软件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基于衍射原理建立的交叉波导通用分析模型在分析大角度交叉结构时有比较高的计算精度,计算误差小于0.2%.在此基础上,在硅衬底上利用低压化学气相淀积技术制作了二氧化硅交叉波导结构,进一步验证了上述理论分析结果.

    • 激光二极管1/f噪声峰及其产生机理的研究

      2008(9).

      摘要 (25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42只大功率InGaAsP/GaAs量子阱(QW)激光二极管(LD)低频1/f噪声幅值(Bv)在小注入下(10-6~10-3A)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器件在足够小的注入电流下可观察到完整的1/f噪声峰(Bv峰).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均表明,Bv峰是LD非线性占优势的标志且其位置与并联线性泄漏程度密切相关,并联线性泄漏会导致Bv峰右移.理论分析还表明,Bv峰右侧的1/f噪声源于有源区,Bv峰左侧的1/f噪声源于有源区周边的线性并联结构,该研究为电流泄漏的噪声诊断提供了理论依据.

    • 同步跳频素数码及其在OCDMA系统中的应用

      2008(9).

      摘要 (415) HTML (0) PDF 0.00 Byte (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跳频素数码的构造方法出发,为同步混合直扩/跳频光码分多址(DS/FH-OCDMA)系统构造了一种新的扩频码一同步跳频素数码,并给出了构造方法和构造实例.在此基础上,运用阵列波导光栅作为编解码器设计了一种同步DS/FH-OCDMA系统的实现方案,并对该系统进行了详细的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同步跳频素数码的同步Ds/FH-OCDMA系统具有用户容量大和误码率低等方面的优点.

    • 氧流量对绒面氧化锌透明导电薄膜性能的影响

      2008(9).

      摘要 (642) HTML (0) PDF 0.00 Byte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中频脉冲磁控溅射工艺制备了低阻高透过率的ZAO薄膜,用湿法腐蚀的方法将制备的平面ZAO薄膜在0.5%的稀盐酸中浸泡一定时间得到绒面ZAO薄膜.研究了氧流量对腐蚀后薄膜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氧流量的增大腐蚀后薄膜的表面形貌由花瓣状逐渐为适合太阳电池的陨石坑状,在氧流量为3.6 sc-cm时(氩流量为12 sccm)得到最好的绒面ZAO薄膜,继续增加氧流量,薄膜开始变得粗糙,说明薄膜的表面形貌又变差.

    • 可调腔长全光纤F-P腔纳米位移传感器的实验研究

      2008(9).

      摘要 (675) HTML (0) PDF 0.00 Byte (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一种可变腔长的全光纤结构Fabry-Perot(F-P)腔作为传感器件构建了纳米微位移传感系统,利用高精度的压电陶瓷驱动器模拟微位移输出.通过频域插值的方式对F-P腔输出光谱解调,计算出腔长值.实验结果表明,输出光谱解调后的腔长值与压电陶瓷实际的驱动量相吻合,静态位移分辨率小于4 nm,最大测量范围可达50 μm.采用对光强进行高频调制和相位解调的方式提高了系统的动态测量精度和稳定性.该系统体积小,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并且不受电磁场干扰,便于用M()EMS技术制作成微型传感器.

    • AlGaInP发光二极管内量子效率测量分析

      2008(9).

      摘要 (557) HTML (0) PDF 0.00 Byte (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两种方法对650 nm AlGaInP LED内量子效率进行测量分析.一是考虑光子循环利用的影响,建立取光效率模型,使用光线追迹法模拟计算取光效率,进而反推出内量子效率.另一方法是变温L-I-V测量分析,在降温过程测量外量子效率随温度的变化,测量出一定温度范围内外量子效率出现最大值且稳定,并根据LED内部的复合机制,从而确定内量予效率值.最后分析两种测量方法,并给出了影响测量的因素.

    • 酞菁氧钛薄膜光学常数的测量研究

      2008(9).

      摘要 (36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使用M-2000UI型宽光谱可变入射角椭偏仪,对在单晶硅片上真空蒸镀的酞菁氧钛(TiOPc)薄膜的光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在248~1650 nm(0.75~5 ev)的范围内分别使用柯西模型、逐点拟合模型、洛伦兹模型和高斯模型对测得的椭偏光谱进行拟合分析,获得了TiOPc薄膜的折射率、消光系数和复介电常数.通过比较,我们发现高斯模型拟合的均方差较小,拟合数据和测试数据重合度好,而且拟合得到的光学常数的图线光滑连续,因此认为高斯模型最适用于描述TiOPc薄膜的光学性质.由高斯模型拟合所得的消光系数推出了TiOPc薄膜的吸收谱,结果发现TiOPc薄膜存紫外可见近红外区有一系列的吸收峰,分析了其电子结构及吸收谱成因,并由吸收谱推算了其光学禁带宽度.

    • 基于梯度相关性的红外微弱目标检测

      2008(9).

      摘要 (720) HTML (0) PDF 0.00 Byte (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空域梯度相关性的图像杂波自适应预测算法.该算法能显著改善微小目标的邻域信杂比(SCNR).试验证明,本算法相对于已有的多种算法,有着更好的性能.对微弱目标SCNR的增益相对于传统算法提高3 dB以上.本文还引入了一种基于统计分析的微小目标检测算法.该算法考虑了微小目标在图像集成时的重叠特性,能在不增加系统运算负荷的情况下,获得更高的检测概率,相对于不考虑重叠特性的算法,在虚警概率小于10-4时,假设重叠系数为3,SCNR为4 dB,系统检测概率从小于20%,大幅提高到80%.理论分析及仿真表明,本文提出的检测系统存微小目标枪测中,具有很高的实用性.系统在原始信号的邻域信杂比(SCNR)小于0 dB的情况下,能有效检测出目标,在采用10帧集成检测,目标像素重叠参数为5的情况下,虚警概率小于10-7,系统检测概率大于80%,虚警概率小于10-4,系统检测概率大于95%. 标在图像集成时的重叠特性,能在不增加系统运算负荷的情况下,获得更高的检测概率,相对于不考虑重叠特性的算法,在虚警概率小于10-4时,假设重叠系数为3,SCNR为4 dB,系统检测概率从小于20%,大幅提高到80%.理论分析及仿真 明,本文提出的检测系统存微小目标枪测中,具有很高的实用性.系统在原始信号的邻域信杂比(SCNR)小于0 dB的情况卜,能有效检测出目标,在采用10帧集成检测,目标像素重叠参数为5的情况下,虚警概率小于10-7,系统检测概率大于80%,虚警概率小于10-4,系统检测概率大于95%. 标在图像集成时的重叠特性,能在不增加系统运算负荷的情况下,获得更高的检测概率,相对于不考虑重叠特性的算法,

    • 强场物理中超热电子能量沉积特性的实验研究

      2008(9).

      摘要 (829) HTML (0) PDF 0.00 Byte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报道了在100 Tw超短脉冲掺钛蓝宝石激光装置上,完成的飞秒激光-固体靶相互作用中超热电子的能量沉积实验,获得了靶后激光传播方向超热电子的能谱、产额、注量和总能量.结果表明,超热电子的注量和总能量随靶厚的增加而减少,超热电子约80%的能量主要沉积在靶内的前10μm,分析其原因是由于静电场的影响所致.

    • 光外差法测量光探测器频率响应的系统校准

      2008(9).

      摘要 (830) HTML (0) PDF 0.00 Byte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实验证明了光外差法测量光探测器频率响应特性的一种校准方法的有效性.首先根据光外差法的基本原理详细推导了光探测器频率响应的表达式.发现了激光器调谐过程中的输出不稳定性是影响光外差法测量光探测器频率响应特性结果准确性的主要原因.激光器的输出不稳定性主要表现在输出光的偏振方向、光功率以及光谱不稳定造成的拍频信号线宽变化.实验对两个3dB带宽分别为10GHz和50GHz的探测器进行测量,逐一比较了采用与没有采用相应校准方法的结果,验证了该校准方法的有效性.

    • 带身份认证的四量子纠缠量子密钥分发协议

      2008(9).

      摘要 (667) HTML (0) PDF 0.00 Byte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出了采用四量子纠缠系统通过局域变换得到的一组相互正交的纠缠量子态,利用粒子间的正交性来同时完成身份证与密钥分发.正交态的一部分用于传送身份认证信息,另外一部分用于密钥分发.身份认证信息穿插于密钥序列中可有效防止中间人攻击.而且用计算机做仿真试验并与B92协议进行了比较.

    • 基于形状相似性和曲线化简的统计形状模型建立

      2008(9).

      摘要 (658) HTML (0) PDF 0.00 Byte (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活动形状模型(ASM)中统计模型建立存在的标记点的自动选取和点的对应两大问题,提出了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首先通过矩阵的相似变换对齐训练集中各样本,然后根据样本特征,选择基准样本,再利用曲线化简方法在基准样本上自动提取特征点,最后利用训练样本间形状的相似性,由基准样本上的特征点向其它样本投影得到所有样本卜的标记点,实现了标记点的自动选取.同时保证了样本间标记点的一一对应.为了验证该方法的精确性和有效性.分别建立股骨和髋臼骨的点分布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模型形状变化表现力强、计算效率高.分别与传统的手工标记法和优化法比较,在具有相同形状表现力的情况下,本文方法建模效率更高,时间开销更小.

    • 用于虹膜特征提取的Gabor滤波器参数选取方法的研究

      2008(9).

      摘要 (809) HTML (0) PDF 0.00 Byte (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分析了Gabor滤波器各参数在纹理特征提取中的作用,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适用于虹膜纹理特征提取的滤波器分析与参数选择方法.该方法通过纹理宽度确定Gabor滤波器的频率调制因子,冉根据其它参数与频率调制因子的关系确定各参数取值.实验结果证明依据本文方法设计的滤波器组提取虹膜纹理特征效果好,可以达到比较高的识别率.

    • 基于图像统计特性的二维形态小波的构造

      2008(9).

      摘要 (76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图像内部相关性和相邻像素之间的统计信息,本文构造了一种基于图像统计特性的二维形态小波变换,图像经该方法分解后,高频子带能以较大的概率等于零.在图像无损压缩试验中,实验结果表明,与经典的形态小波变换算法相比,图像经本文算法分解后,高频子带的熵更低,高频子带系数中的零元素也更多,取得了好的分析结果.

    • 基于多分辨率塔式结构的幻觉脸技术的研究

      2008(9).

      摘要 (743) HTML (0) PDF 0.00 Byte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出的基于多分辨率塔式结构的幻觉脸算法,使用改进的图像金字塔建立标准人脸训练库作为学习模型,能在多尺度、多分辨率上训练出更有效的先验知识.然后在匹配复原过程中引入一种新思路,先结合塔状父结构搜索出拉普拉斯金字塔中最匹配的4个高频细节,再将这4个高频细节进行加权平均后的结果作为丢失的人脸图像的高频细节,最终复原出超分辨率人脸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64×64大小的低分辨率人脸图像增强16倍,复原出的256×256大小的超分辨率人脸图像更加平滑,减小了一定的噪声干扰.

    • 灰色关联度和模糊熵相结合的图像分割算法

      2008(9).

      摘要 (795) HTML (0) PDF 0.00 Byte (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出了一种结合灰色关联度和模糊熵的分割算法.传统模糊熵分割算法的隶属度函数只利用了图像灰度值的统计信息,因此算法容易受噪声或光照不均的影响.在隶属度函数的计算中,引入灰色关联度来表示像素的空间信息,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像素属于目标或背景的影响.由理想目标或背景点组成参考序列,待处理像素及其邻域组成比较序列,计算比较序列与参考序列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并修正隶属度函数.对实际图像的测试实验表明,结合灰色关联分析的最大模糊熵分割算法比传统模糊熵分割算法具有更强的噪声抑制能力和更准确的分割结果.

    • 基于感知颜色空间的灰度可见光与红外图像融合算法

      2008(9).

      摘要 (954) HTML (0) PDF 0.00 Byte (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灰度红外热像图和可见光图像的融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感知颜色空间的新的图像融合算法.该算法基于IHS色空间建立红外源图像灰度级与色调、饱和度和亮度等与人的感知颜色特征之间的函数关系,并根据可见光图像的边缘信息对亮度进行融合,最后通过矩阵转换,得到融合图像的RGB值.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地融合红外热像图和可见光图像,融合图像不仅保留了环境细节,而且突出了目标,具有良好的目视效果.

    • T-C模型中运动原子与二项式光场互作用的量子纠缠

      2008(9).

      摘要 (336) HTML (0) PDF 0.00 Byte (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伞量子理论,研究了T-C模型中运动双原子与二项式光场相互作用的场熵演化特性,讨论了不同初始状态下原子的运动速度、二项式光场系数对场熵的影响.结果表明:二项式光场系数影响着光场与原子的纠缠程度,随着二项式光场系数的增加,光场与原子的纠缠程度先增强后减弱;并得出光场处于中间态时,光场与原子纠缠可达最大.原子的运动速度影响光场与原子的纠缠程度和场熵演化的周期,随着原子运动速度增加,光场与原子的纠缠程度减弱,场熵演化的周期明显减小.因此,使二项式光场处于中间态,并选择较小的原子运动速度时,二项式光场与原子可以保持更高程度和更长时间的纠缠.

    • 基于分段积分的医学体数据剖切绘制算法

      2008(9).

      摘要 (60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出一种抛物线插值的体绘制分段积分方法,并改进了基于剪切几何纹理化的体数据剖切绘制.首先将采样段内的颜色值用抛物线插值近似代替,计算各采样段的光强值,代替采样点用于体绘制积分方程,即使低采样率下仍能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对体数据进行剖切绘制时,与传递函数相结合,根据剪切几何形状和位置修改体数据中的相应体素值,使之对最终绘制图像不作贡献,达到剪切绘制的目的,并实现了基于剪切几何和基于体数据阈值分割的剖切算法.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明显提高了绘制图像的质量,降低了剖切绘制时的内存使用,同时提高了剖切绘制的速度.

    • 自适应阈值的快速运动估计算法

      2008(9).

      摘要 (650) HTML (0) PDF 0.00 Byte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分析了视频序列运动场的基本特征,利用运动和匹配误差两种相关性,提出自适应阈值的快速运动估计算法(AT-FME),随编码对象的内容和运动情况自适应地调整阈值和搜索模式.实验结果表明,在匹配质量和码率相同情况下,AT-FME可比UMHexagonS节省62%的运算量,是提高视频压缩编码效率的有效方法.

    • 基于简化的PCNN与类内最小离散度的图像自动分割方法

      2008(9).

      摘要 (726) HTML (0) PDF 0.00 Byte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简化的PCNN与类内最小离散度相结合的自适应图像分割方法,在每次迭代时将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点火的神经元对应的像素作为目标,未点火的神经元对应的像素作为背景,计算目标和背景的类内离散度,取类内离散度最小的分割图像作为最终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可以有效地对不同图像进行自动分割,是一种可行的与有效的图像分割方法.

    • 造影中冠状动脉的三维序列重建和运动估计

      2008(9).

      摘要 (560) HTML (0) PDF 0.00 Byte (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出采用snake模型对多角度造影图像序列中的冠状动脉血管轴线进行三维序列重建和运动估计的方法.snake能最函数综合考虑了曲线本身的特性、图像数据以及冠脉形态和运动的先验知识,确保三维snake曲线在内外力的共同作用下,直接在空间中变形,最终停留在三维血管轴线上,从而同时完成血管轴线的三维提取、三维序列重建、运动跟踪与估计,提高了重建的精度和速度.采用临床图像的实验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

    • 激光重建心肌血管的理论模型和实验验证

      2008(9).

      摘要 (39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红外激光与心肌组织的作用规律和热力学原理建立红外激光重建心肌血管的理论模型,推导出激光重建心肌血管的孔径与激光功率、激光照射时间之间的定量关系.并且在离体的猪心上采用不同的输出功率和照射时间,进行二氧化碳激光心肌血管重建的实验,实验和理论的误差在13%到22%之间.同时也对产生误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 征稿简则

      2008(9).

      摘要 (208) HTML (0) PDF 0.00 Byte (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三种卟啉类光敏剂的荧光量子产率

      2008(9).

      摘要 (775) HTML (0) PDF 0.00 Byte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实验研究了喜泊分(Hiporfin),血啉甲醚(HMME)和癌光啉(PsD-007)等3种国产卟啉类光敏剂在水溶液中的吸收和荧光光谱特性,并利用对照法首次测定了它们在水溶液中的荧光量子产率.Hiporfin,HMME和PsD-007具有相似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特性,它们的荧光量子产率分别为0.013,0.026和0.020.实验表明光敏剂的荧光量子产率还与溶液中的氧含量有关.实验结果为光动力学诊断中光敏剂的选择,以及相应最佳荧光激发和检测波长的选取提供了理论依据.